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19天暑期闭关资料_18

Day18

师兄:有时候觉知力太强也是有问题的,好像是作意太重。

老师:对,就是那样,它就是无意间能这样,形成习惯了,然后无意间就入定了,刚开始就是这样。以后就有把握,把握性非常强,到哪一步。刚开始入定的人都是这样无意间的。

师兄们讨论关于外界干扰的问题:

老师:欲界定这地方是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一旦出问题,一惊扰就出问题,会很严重,要防止出问题。

师兄:老师,我昨天躺在床上观呼吸,然后全身暖,暖了以后我不知道应该观什么了。

老师:暖了以后就跳出去,不再观身体,要不然你就始终跟它捆在一起。

师兄:我觉得挺舒服的,一直就暖洋洋的,暖了大概二三十分钟。

老师:对,身体就是这样,你这样体验舒服,慢慢就变成了静,所以这时候应该换方法,最好就是跳出身体,放弃那个感觉。

师兄:这时候应该观外缘哦?

老师:对,观外缘。

师兄:后来我早晨打坐也是,观到最后也暖了,感觉暖。

老师:这时候就不要从身体走了,因为观身体的目的就是不让身体障碍你,因为身体达不到暖的时候,坐得不持久。也就是这时候基础你有了,只要你观其它的,形成了一定专注了,很快就能一坐几个小时。咱们观身体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打坐时间的,因为没有一个打坐时间保证的话,你不能入定,入定必须是长达几个小时的。观身体的根本目的就在这里,了解这个目的就行,等以后到了这个点之后,不要再观身体,因为身体继续向上走是得意生身的,这不是咱们的目的。因为这个阶段你还这样去觉知身体的话,一定找不到,为什么,容易出现问题,干脆直接跳出去,这以后你就不用这样观身体,就直接观别的,观身体外的那些景。

师兄:我以前从来没有观到这样子暖过。

老师:说明这几天进步非常快,基础你已经达到了,不用再这样观了,说明现在基础已经有了,接下来突破那就是一星期的时间,只要你精进不到一星期就入定,这个很容易做到的。

师兄:我今天打坐也是先观手,观着坐在那挺舒服,然后改为观念头,然后从身体转到观念头上,念头以前也没咋观过,找也找不到。

老师:找不到就观自己,看看心在干什么,你在找,找也是个念头。

师兄:也可以转成观外缘?(老师:也可以)观自己,观自己心在干什么。

老师:对,观心在干什么,你在找念头,那就观你在找一个念头,你在等待念头,等待也是个念头。然后你再破等待,“破等待”也是个念头,就这样反反复复的。你想做什么统统都是念头,你的所想都是念头。

师兄:找到也别管它。

老师:你别管也是个念头,你想什么都是念头,所以你做什么都放下,放下也是个念头,直到你搞到自己没法找,没法找还是念头。就这样一直破,一直破。

师兄:老师,那是不是全身暖了以后,是不是观心起来…

老师:观心容易一点。

师兄:就可以观心,或者是观外缘。

老师:对,可以观心,观外缘,两者交叉进行都可以。

师兄:昨天晚上已是第二座的时候,往那儿一坐,就容易出现没有念头那种情况,就很静,没有念头,但是我不知道那个是不是观心,之后呢,有短暂的一种等待,就破等待,放下,然后等待,放下。但是发现是一个很细很细的,你不知道什么是等待放下,很别扭的感觉。

老师:你说的很对,对,很细,就是这样,

师兄:但是我感觉放下也是个念头,然后我自己听心里面这个声音还是一个念头,就这样,我感觉慢慢慢慢知道静也是个念头,这个过程,一直这样观的话,容易烦。

老师:对,烦是最关键的。

师兄:我把这种等待放下,因为以前观,在这等待的时候,容易引起烦。

老师:对,就是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最关键,失败就败这个地方,烦这个过程一过,马上就成功,就跳过去了,就在这个地方,

师兄:不知道这个,我把等待的念头换成不能等待,把念头放下,没有等待的时候感觉又有新的东西。这一过程中有个蚊子在腿上咬着,没打着,可痒,下来一看,观了一个小时。以前那个时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观到没有念头,一会就烦了,烦了我就下坐了,就不坐了。我感觉是今早上师兄说的,如果你刚开始坐的时候,静没有达到很深的程度的话,这不属于观心。

老师:是一个静,静到达了,还可以继续再这样观,观心是刚开始就可以观的,一开始就可以观的,无非是中间需要经历一个静的过程,别人是通过其它方法先达到静,再观心,再破除这个心,就这样直接观就行。观的过程中比如蚊子叮咬,要么你不管它,如果实在叮咬得不得了,那你还是放下,然后观那个痒的地方,叮咬疼痛的地方,很快那个地方暖马上升起,一点都没有感觉了,然后再继续观心,也就是蚊子叮咬你不用管,就这样观它叮咬的地方,马上就没这种觉受,然后再观心。就这样,调整着连续观心,直到观到那个烦,烦起来后继续观,等隔一会儿烦过去了,就会出现一个平静状态,有时候,观烦结束之后直接就突破了。如果观烦之后不烦了,马上出现一个静,再观静,烦有时候出现几次的。这个烦是一个阶段的,就这样,继续观,这个路继续向上走,很快就突破的。你们几个是身体这关基本都差不多了,只要暖能升起,身体这关就没问题,也就是说这时候蚊虫的叮咬,对你都没什么干涉了,无非就是观一下而已,观一下,马上叮咬的疼痛、痒马上就没有了。所以身体这一关,已经不是问题了,它不会障碍你,所以你尽管在心上走。你们几个身体这关都过了,这个稍稍一观之后,那个疼痒的地方,马上暖就升起,或者生成一个小气团或者暖,很快就不疼痒。

师兄:我观手和观腹部呼吸,没观到暖。

老师:没观到暖,基本上你要能持续这么长时间的话,这个很快就过去了,比如说蚊虫叮咬你觉得很难受,你不要动,你专门的观,专注的观,很快就不会出现这样了。

师兄:这些我知道,因为本来我手上也很痒的,我观了一会就消失了。

老师:对,不用动,继续观就行,无非是那种觉受的转移,你专注力达到了,觉受就这样转移。因为昨天你有一个境界。手已经观到很暖了,手已经达到这种状态了,说明基础已经打下了,基础已经有了,然后无非是这个注意力的转移,转移到蚊虫叮咬的地方,还同样把这个经验复制过去,观手的经验复制过去,马上就突破了。

师兄:如果这个观的过程中间,我昨天就是,突然拖拉机声音“当当当当”出来了,这个时候意识一下子听见拖拉机声音算不算是一个念头呢?

老师:对,那就破你这个静景,突然一个声音起那就破你这个静境,这个时候你就不用去管,那个声音就不用管,还是继续按照你原来的方法去做,那个静的阶段过去之后,什么声音都不起作用,就无法作用。

师兄:我找不到念头的时候,外面的声音我还刻意去听一下。

老师:找不到念头的时候那个找就是个念头,心是不会停止的,无非是你现在体验不到哪是念头。

师兄:觉察不到是吧。 那我用观身体么?

老师:不用管,观心就是观心,不用观身体。

师兄:身体那种暖,很舒服的感觉,坐着就不想出来。

老师:对,暖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乐坐阶段那个暖,那还有一定身体的感觉的,能感觉到身体但同时有一种美好升起,到了那个酥暖阶段,身体什么感觉也没有,就像一个蚕茧包围着你一样。

师兄:观瞌睡的话会烦吗?

老师:会的。

师兄:观瞌睡的时候我一盘着腿打坐,我感觉很烦,总想把腿伸开。

老师:那是身体干扰你了,你就坐在椅子上就行。

师兄:我昨天观瞌睡没观住。到十二点多的时候,想观什么呢,观瞌睡,然后一观,就过去了。醒来以后还想坐,这次一定要观住,观什么呢,又忘了。

老师:观嗑睡的时候一定要坐那儿观。

师兄:做梦的时候梦见入静了。

老师:那是静极有一种感应。静极的时候有一种梦的暗示,以后发生的事,这几天你都可以提前通过梦境去有一个反应。就像周公解梦一样,就是一个梦的暗示,以后再这样练的时候,慢慢的你直接开天目看到以后几天的事。它是不一回事的。像周公解梦有个梦的暗示,你比如说梦见发大水了,梦见鱼了,或者过了一会儿又发财啊,拾到宝了,这两天肯定要高兴,心想,这是一种梦的暗示,景界的暗示。但是开天目是直接看什么事情,二者不一回事的。

师兄:开天目稳定了以后,是不是想看什么就能看到。

老师:对,稳定了以后。

师兄:欲界定以下,或者欲界定这个地方,像气功的最高层次,它也是通过一种方法练习,完了也能稳定的住于那个地方。

老师:但是它容易被外界境界破,容易退失的。

师兄:因为它还是带着静的成分是吧?

老师:对。

师兄:老师的这个方法用的太少,像昨天晚上本来观瞌睡的话,本来没意识到是在观瞌睡,然后瞌睡不想睡,在和瞌睡斗争。

老师:对,那就是观瞌睡的。

师兄:观瞌睡得坐着,躺着就睡过去了。

老师:对。

师兄:我这几天坐车就是这样,迷迷糊糊的倒头睡了吧,迷迷糊糊的又清醒了,车一晃也惊醒了,那就是观瞌睡的。

师兄:我在家里头观瞌睡的时候,刻意去观的话不容易专注,没有刻意,等瞌睡来了的时候,专注那时候提不起来,感觉像是在对抗一样。

师兄:随便观,你就什么都不管,就让自己睡。

师兄:我就是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就让自己睡,睡的时候提起觉知,就看它发生的过程。我就说不用去对抗。

老师:诶,不用去加那个念头。

师兄:就是让它睡,只是保持觉知就行了。

师兄:就是最后会到一种情况,就是知道自己睡着了,但是还有一个很清醒的意识在,这样就行哦?

老师:对。

师兄:这就是身体很沉困了,好像去休息了,但是思维没休息,在看着它,就是这个过程。

老师:然后到时候你能听到你身体的气流,睡觉的时候气流从呼吸道,哗哗哗很大的声音进出进出,就这样,非常大的声音。

师兄:那是哪个阶段?

老师:那就不用管,欲界定。

师兄:那我听到过几次。

师兄:偶尔的,我也听过。

老师:气流的声音很大的。

师兄:听到声音突然一下子就小了。

老师:你开始判断那是谁的声音,这个马上就出来了,马上就醒了。

师兄:但是一点都没有打坐的想法。

老师:对,它就是随便的,无意就进入了,因为有那种习惯,然后你引导。

师兄:老师,如果像那样子那么观一晚上话,第二天早上那个精神有没有影响?

老师:不影响,反而非常好。

师兄:那我就可以试一下。

老师:你体验这个过程就行。

师兄:我刚开始工作那会,刚知道修行,有一次在身体上这样去观,观到这个意识知道身体困得不行,但是脑子意识反而特别清醒,但是后来还是害怕第二天早上有影响。

老师:不用担心的。

师兄:观瞌睡的话,会比平时打坐更自然。坐在那打坐一个多小时,两个小时,才有点感觉,这个随便坐一会儿…

老师:对,第一个人入定的人就是观瞌睡入定的,没人教的,他就是没事就坐在那里打瞌睡的,瞌睡他又睡不着,整天没事可干,瞌睡又睡够了,所以他又不会昏沉,睡在那里又很清醒,然后就观这个美好的过程,就这样不断地体验,不断的体验,就入定了。

古代的人他比较清闲,不需要干什么事,不劳累,所以没事就躺在那里,就随便躺在那里休息,休息多了又睡不着,然后没事就开始感觉呼吸的过程,逐渐逐渐通过这种体验,慢慢的体验,清醒的觉知,就入定了,没人教他,没人告诉他的。唯物主义就是这样,修行的历史唯物主义。所以对于咱们来说就专门的坐在那里打瞌睡,很轻松的,沿着这个过程走。很轻松的就入定了。

师兄:那时候不作意,它自己就走了,往正确的方向走。要是清楚觉知梦中那更厉害了。

师兄:今天早上我打完坐之后我就躺下去了,我明显感觉到睡的过程,就是我在这睡,但是那边在走神,我清清楚楚看到走神的每个画面,我看到在走神,但是我下意识的排除那样走神,不能那样走神,观念提起来了,然后后面就不知道了,就睡着了,它这个过程,不应该那样,明显知道的,但是不应该起这种排除?

老师:它是一个觉知,你只要觉知到它在走神就行,你不用加观念排除,你加入一个观念排除,就住于这个观念,住于排除这个观念,等其它念头不升起的时候,你就始终住于这个排除观念,这个排除的观念最终就住于一个静,慢慢你就睡过去了。只要不断专注的体验过程就行,体验过程,不用加入其它观念。心在干什么,你就专注的体验心的变化,这就行,不需要加入其它观念,一旦加入其它观念,你就把另外的那些念头排除了,一排除了就住于静,一静,慢慢就发展成睡眠。

师兄:是是是,一排除了之后,立马就对它暗示。就睡着了。

老师:对,你不用管,你只管觉知心在干什么,干什么马上就看到,干什么马上就看到。只要你能看得到,你一定不可能睡过去的,只要你能持续的看得到,有个时间的保证,你马上就入定。过去第一个入定的人就是这样。

师兄:老师,如果我比如听到呼吸声音,吸吸哈哈的时候,那这个时候,我怎么还能让这个呼吸的声音保持住呢?

老师:无法保持,自然破坏的,因为这时候有一个静极生动过程,只要你在体验身体的感觉,它有一个静极生动的过程,你就会不由自主的去判断这是谁在呼吸,因为这声音特别大,非常大,气流的声音非常声沉,你从来没体验过,打的也特别大,所以你会不由自主判断,这是谁在呼吸?是什么声音?谁在呼吸?就在这样判断,一判断,思维就展开,一展开,马上就出来了。

师兄:老师,像这种观瞌睡不就是停留住这种呼吸吗?

老师:停留不住,没意义,你体验的无非就是你使用这个身体的感觉,身体的一种反应,不用管,你就继续观,你向定中走。这是停留在欲界定以下,这只能代表现在的境界由静达到一定层次了,觉知力提起来了,只能代表这一个。然后只要这种觉知力形成习惯,形成习惯以后入定比较容易,就是基础已经有了。

师兄:但是你得有这个东西才能往上走。

老师:这是显示一个功夫的反应。说明你觉知力达到了,保持清明能达到了,这是一个方法的问题。

师兄:还是要通过坐在那边才能保持这种?

老师:可以坐,也可以躺,有一定觉知力的时候躺着完全可以,但是不稳定的时候还是坐吧,随便坐在那里,然后观心也行,观瞌睡也行。

师兄:呼呼,打呼噜都听得到。

师兄:不是打呼,我睡觉都不打呼。

老师:是气流通过气管和支气管,从那个地方过的时候产生摩擦音。

师兄:刚开始我不知道是什么事,但是有过两次我就知道了,是自己的呼吸。

老师:这是有一定功夫了。

师兄:昨天我是看我自己我就觉得很美好,他说那是静。这个静怎么来我也不知道,我是看着自己我就会静。

师兄:入静有好多方法。

师兄:有很多问题,老师今天一提出来,才知道原来很多方法都做得不正确。

师兄:我们的观念有很多都不知道。

老师:对,不要有修行的观念,修行的根本就没有修行,修行就不是修行,就是这个观念。所以一定要牢记一点就是,第一个打坐的人,没有任何人教他,完全就是咱们说的历史唯物主义一样,完全就是一种科学自然发展而来的,不是刻意学来的。修行就是一点,越简单越好,加入的念头越多,越复杂越费力,简单化,就像第一个人,他就躺在那里,什么都不干,什么也不想,也不去搞别的,就这样专注的体验这个过程,非常简单,无为,就是道家的无为,就体验这个过程。

师兄:因为他啥也不知道啊。

老师:对,不用加入条件,条件越简单越好,

师兄:那第一个人,他体验到这种呼吸,那他后面怎么办?

老师:它这个地方他就没法突破,然后他肯定要观心,心在干什么,他就想别的,心在放下什么,就放下什么,就关注这个过程,他也体验这个过程。

师兄:那能不能稳定这种(呼吸)声音,多听一会。

老师:可以,能稳定的,无非就是还住于这个层次,无法突破身体,还在感知这个身体,这是不解决生死的。

师兄:怎么稳定呢?

老师:稳定就是以后多体验就好,体验多了就习以为常了,没有好奇心了,就稳定了。

师兄:比如说我在这听,然后听到一定时候不想听了,我就观心?(老师:可以)那这个位置相当于我们打坐,是不是到了暖这一块?

老师:对,暖以上,比暖更高级了,这种情况下绝对身体觉受没有,没有任何身体觉受。

师兄:这也是一条路。

老师:所以基础就是有了,现在就是把它熟练化,离入定就是一点点。

师兄:打坐的话,放松,让念头走,但是这时候看着不让念头走,念头走了也知道,这个时候再观点什么。

老师:对对对,观就行,不用加入观念,不用说我排除杂念。你就觉知这个念头,一觉知马上就不走神了,只要你觉知,一觉知你想诶,我怎么走神了,这你不用管,觉知就不是走神,只要觉知就行。不要责备自己说自己走神了,责备的目的就是为了住于一个观念,所以为什么不要责备自己,目的就是这样,只要有责备,肯定就有心的造作,你希望达到某一个目的,结果没达到,所以你责备自己,而你希望达到那个目的肯定是错误。因为所有的希望全部都是错误的,不能有希望的。

师兄:老师不说真不知道,我经常坐的时候会一坐就开始走神,我看到走神了,知道走神,但是我就控制自己不走神。如果让它继续发展就很容易….

老师:这就是住于一个观念了,你只要观自己在干什么就行,看到走神了,一看到就不走神了,不走神这时候不知道在干什么了,因为这是个静,然后你再看自己在期望什么,然后你在想它不走神了怎么办,你觉得你在体验,你在查找,“你在查找”也是个念头,你在思考,“思考”还是个念头。你反观的过程就是破这个静的过程,静一破念头马上就出来,出来你再看到,看到又没有了,没有再反观,就这个过程,反反复复的。一直这样,一直这样,就这样就可以,很简单很简单的。

师兄:困了就眯一会,清醒了就观一会。

师兄:你这个前提是不能跟着念头走,要觉知它。

老师:对,一定要觉知它,觉知就是专注,高度的觉知,就是高度的专注,通过觉知去培养专注,因为入定必须专注。

你专注非常灵敏了,你的觉知心就非常强,也就微细的念头根本就跑不掉,比如说你现在观下去没念头了,你不知道怎么办了,其实你觉知不了,还有念头,只是你没觉知到,专注力真正提起来的时候马上就觉知到心在干什么。

师兄:最烦的就是有时候有那种感觉,就是感觉坐着坐着这念头没了,当下这一会没了,没了怎么办呢?我就走了或者专注其它的。

老师:这也是念头。

师兄:这就是寻伺是吧。

老师:对。寻伺,寻伺是在欲界定这个地方的,你只要这种情形真正出现了,稳定了,就是欲界定这个地方了,寻伺的目的就是破,到这个地方就开始自观,反观了,一破之后你就稳定的住于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最关键了,只有这个地方能开悟,也就是说你们离开悟只差一点点,到门口了。

师兄:…..

老师:你觉得舒服那是有体验,你体验了一种境界,所以舒服。这个是不舒服的,入定的人都是很忙的。也就是在这个地方你开始观,你就观自己在干什么,你觉得你在干什么的时候,那念头就提起来,马上就把那个舒服破了,这时候念头开始起,然后再破念头,这时候反而会出现那种烦的。烦的境界,烦的境界过了之后,心非常活泼,活泼心就起来了,然后你就进入那种发现念头,念头马上消失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就是那个专注的警觉心已经起来了。念头一起,觉知到,觉知到马上就没了,这个地方时最关键的。这时候你只需要稍加一个念,排除念头,马上就进入定中,初禅了。这个地方就是十字路口,只要加入一个观念“排除”,然后马上就进入初禅。

师兄:这个时候看到的念头就是一些特别细的念头,就是那种独头意识了。

老师:对,也算你说的独头意识。这个时候念头是不分细与粗的,所有的念头通通都清的很,没有任何一个念头能漏掉,你也不需要刻意去寻找念头,这个地方所有念头只要出一点点,马上就出来。平时你也不知道希望也是一个念头,这个地方,你希望什么,马上就跳出来,马上发现“希望”也是个念头。

其实这个希望本身就是一个念头。到时候你就知道,哦,希望也是一个念头。平时的人都是把希望的对象作为念头,他无法观察到这一步,他不知道希望也是一个念头,他希望什么,哦,那是念头,他破除了,最后开始反破,反破的时候就破除“希望”这个念头,到时候你自然就看得清清楚楚,直到这时候你才住于思维本体。你也是不住于任何念头。

师兄:真正认识自我,是这一个,看着“希望”的那个才是认识,其它那些都不是。

老师:对,所以学佛的人是没希望才叫学佛,有希望就不叫学佛。一定证到最后毫无希望。

师兄:信不退失,是到达什么样的阶段?

老师:信不退是必须是见道位,信不退,也就是说人家告诉你有一个珠穆朗玛峰,你没到那地方,但是好多人都说没有,没有,那都是骗人的,逐渐你就发生动摇。但是你亲自到那个地方了,你就知道了这个一定有,就是把你头砍下来,也肯定有,全世界人都说没有,你肯定说有。

师兄:信不退就是开悟嘛。

师兄:老师,到了欲界定,应该能看到上一世、六道轮回这些吧?

老师:能看到,六道轮回很容易看到的,这个阶段必须要稳定,一稳定之后马上就开天目,很简单。

师兄:那在欲界定这边开悟的话应该是属于顿悟吧?

老师:这个也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过来的,顿悟也是先明心,然后再一步一步证,这样才可以。

师兄:通过观心,在欲界定开悟是属于什么悟?

老师:通过观心也算顿悟吧,这个没法这样去定义,不能这样去定义。

师兄:所有的疑问,老师帮忙解决了,就信了。不是迷迷糊糊了。

师兄:老师讲了是一方面,关键是自己做到了,这才是证到。

老师:对,必须证到。

师兄:首先是所有的疑惑,也就是理悟嘛,理都通嘛。社会上那些老师啊,或其它师父啊,你有些问题问他,他跟你明明白白解释得清楚吗?

师兄:我是这样想的,老师说是一个方面,但是按照这个理做到了,这才是…

老师:学佛是有一点,越学越简单,这就是对的,越学越复杂,这就是错的,学佛就是学简单的,到了如来藏就没条件,就不学了,没任何条件构成了,独条件的,最简单的就是如来藏。你觉得你学佛,怎么越学越复杂,越学越不了解,那肯定错了,真正知道的时候,那就是最简单的时候。

师兄:以前觉得开悟是很难很难的东西,不知道开悟是什么。

老师:因为他不知道人这种状态本来就是从诸佛状态过来的,从那种境界过来的,不是无根之水,无源之木。

师兄:不明白的人把它讲得太复杂了。

师兄:*师兄就是,她说进入一次定以后就再也没进入过。 老师:对,她第一次进入的时候都是偶然的,以后慢慢路就熟了,无非是现在修行比较困难,以后的修行完全就是休息。 师兄:就像您讲的,就晚上睡觉。 老师:对。没事你就打瞌睡,你就空闲时间没事就坐在那里睡觉,别人看你是在睡觉,其实你在心里练呢,这条路熟了,就进入定中了。刚开始都有一个修行的观念,我在练功,我在练什么的,逐渐逐渐到一定程度就是休息,修行就是休息,心的休息。 师兄:观心,就是看心在干什么。 老师:对,知道看也是一个念头,不断的破。 师兄;就是自己看的那个,也要破掉。 老师:也要破掉。然后“破掉”还是念头。 师兄:那实际观心是不可想的。 老师:不断地看心在干什么,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断觉知心在干什么,不断地破,不断地破。 师兄: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现在也知道路比较浅嘛,也能够感觉到没有特别粗的念头了,这个时候我也可以反过来找? 老师:可以。 师兄:以前打坐都是,一看没有念头了,找个所缘去,但是,一旦有念头之后又不清楚,又开始念头纷飞。 师兄:这两天打坐就这样,到了这个状态,不需要怎么做,坐在那里没啥念头,不知道干什么,然后又想进又进不去。 老师:对,静形成了,不知道干什么。 师兄:我在这之前,就是静跟稳定的静,我就不知道什么静,大家都在说入静入静,我也不知道什么是静,没接触过这个。我不知道怎么样去达到静。 老师:没事,静分很多层次的。 师兄:因为我念佛的时候我就是专注的去念,从开始就… 师兄:哦,一上来就专注,那就是老师讲的就是放松,分几个层次的放松。 老师:这就是现在你有一个逻辑思维,这样判断、追求,执着心向外追求,寻找猎奇点,你把这些排除了就得到相反的一个境界。静分很多层次:一种层次就是催眠,就是完全放松,不专注。当你的觉知力比较轻的时候,就进入一个浅睡眠,你知道有一个身体在睡觉,同时头脑灵活,也知道现在在想东西了。然后再向上走的时候,清明感升起,清明升起,感到一定清凉,有一定高兴,下坐之后,感到轻松,没有那种昏沉,没有困倦,这是一个阶段。再向上一个阶段就是,高度清明感升起,开天目境界,这个稳定些了,这是静的最高的层次。再向上走,因为专注提起,专注力提起就破这个静,静破了之后,清明提起的这个光感会闪烁,闪烁过后就进欲界定开天目了。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 师兄:我走路的时候,看着我自己就觉得心里有一种快乐、轻松、舒服,这种静是不是算比较稳定的静? 老师:还不能,咱们说的静一定是排除身体的觉受的,也就是不使用身体。 师兄:身空了? 老师:也不完全身空,这之前也没有身空,但至少不使用这个身体。使用这个身体全部是动中的,除非你是从定中下来的人,要不然只要你使用身体,你就在动中。 师兄:这就是说,像我说的这种静还必须要更向前发展,更近一个层次。当更静来临的时候,再加入专注。 老师:对。入定的人是很忙的,如果你感到现在很轻松,景界很美好,没事可干,你在享受,那就是静,入定的人不是这样。 师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回去以后,性生活,有什么教育比较明确的… 老师:这个影响身体,身体这一关过不了,也就是说在欲界定之前,为什么身体这一关反反复复的,有这个原因。这关过了,然后达到更高层次酥暖的时候,身体这东西就是稍稍一放松一瞬间就没有,一瞬间觉受就消失了,不需要这样坐上之后挣扎啊,挣扎啊,酸痛啊,又昏沉啊,没有这个过程,基础比较高。到那个时候一下子就过去了,身体障碍不了你,然后思维没法展开,很快就观得住了。现在为什么大家这样子,就是因为这个因素,一直在障碍,不断的障碍你,即使你以后进入欲界定了,以后你还会经历这个反复的过程。也就是一般情况下,进行专业化的实证,达到这个稳定层次,尤其是将来证到意生身的时候,也就把反复的阶段排除了,就是痛苦的阶段排除了。以后的实证就是轻松得很,完全就是游戏的,现在的实证大家都是很痛苦的。 师兄:一次开悟到了欲界定以后,以后回家有没有退失或什么? 老师:照样的,还是有一个反复的过程,不是那样轻松就达到得,你需要体验一下,只要体验一次就可以了,然后以后你就有这样的机会,你一辈子肯定会遇到机会,所以你会专业化的去实证,向着这个方向去走。最差最差的,就是你没有这个经历的人,最起码的就是死后这个身体消失,马上进入欲界定,因为以前有这个经验,马上就认知,认知欲界定的那些境界,到那个时候再用方法用功,就不会堕入恶道。也就是释迦牟尼佛说过一句话,开悟之后最差就是在天上人间这样的善道来来回回,最差就是这样,因为有那个认知了。 师兄:那也可以念佛往生。 老师:可以可以,完全可以。 师兄:那首先你得知道这个,到那时候有一定觉知了,稍稍一用功就… 老师:只要你一认知,马上就与欲界定。 师兄:老师,意生身是干什么用的? 老师:意生身就是这个物质世界最高的,最自由的物质状态,比如说这个碗,它不自由,它没法变成茶杯,你的身体不自由,它没法变成碗,意生身就是随便处于任何境界,自由,也就是完成这个世界最根本的状态,它可以自由的来往于任何状态,也不被任何状态束缚,它仅仅是欲界定这个地方的,是欲界定这个地方最高的层次,是天人的境界,天人的身体。 师兄:这个意生身不是八地那个。 老师:八地也得意生身,得意生身的根本目的是在这个世界自由的来来回回走,好像在游泳不会淹死,就是这样,一般人游泳淹死了,意生身就是不随着那个境界走。 师兄:哦,意生身也是有层次的。 老师:对。 师兄:意生身得到的觉受和实际人来这的觉受是一样的? 老师:不一样,意生身,比如说你吃饭,尝这样的味道,意生身不这样体验,它体验马上就失去,意生身可以指挥身体这样去做,但他体验不了,如果体验,他马上就丧失。使用不体验。即相不离相。 师兄:刚才老师说的,即相离相,我听着听着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也不知道那几个字。 老师:就像你自己成为大树,意生身变为大树了,做大树你不能体验大树的感觉,树也是有感觉的,就像那个含羞草一样,碰一下就动,风刮到树叶,做树的话就自然体验到风刮到树叶多么美好,境界美好,你这样去体验的话,你就变成树了,但是你不愿意脱离,你体验这个身体的美好,不愿意脱离这个身体。所以很多人到死的时候,就是抓住这个身体,我不要死啊,不要死啊,就是这样,你到时候也是抓到那个树,不要死啊,不要死啊,树旱了你也希望人们给你浇浇水啊,就这样,牢牢的抓住,你只要体验,就抓住。 师兄:就是那种贪念。这个真是匪夷所思,不可思议啊。 老师:对。你想达到那种状态容易的很,思维只要斩断,马上就进入那种状态,你想要什么层次的身体,容易得很,马上就成形。现在之所以身体把咱们束缚着,那是因为思维展开了,你将来从定中下来就知道了,思维一旦展开的时候,身体马上就有感觉,思维展开之前,你根本不可能有那个身体的体验,不会有感觉。所以你想让那个大树,让其他的身体就是你,这些身体根本就没法展开思维,所以比较自由,你得到这个碗的身体比得到这个身体自由得多,得到这个身体可以随随便便的转移,你只要有一念,我不以这个作为身体,你盯住别的身体,比如你盯住那个茶杯,你去看的时候,马上茶杯就是你的身体。 师兄:哦,自由。 老师:这还不自由,这个你还必须想办法去断这个念,一断念,你可以马上甩开这个身体,自主生死,也就是最低的欲界定这个层次就完全可以自由的甩开身体,自主生死。所以这个自主生死不代表层次非常高,低层次都可以自主生死。 师兄:所以,你一动思维就打你。就这个意思。不让你动。 老师:打断你,不让你展开联想,展开联想就不得了。 师兄:那就很了不起了。 老师:因为什么,它有一个身体可得,要是不执著这个就执着那个,然后你回归如来藏之后再达到高级定中,就对一切境界不执着,同时可以使用所有这些东西作为身体,也可以一点作为你,也可以同时所有作为你,同时不被任何境界束缚,也就是能即相而离相,即一切相而离一切相。即一切相,是以一切为身体,你会发现你自己也是茶杯,当你是茶杯的时候头脑比现在还要清晰,还要灵敏,思维非常敏捷,就是这样。这个很容易做到的。 师兄:这个很好玩啊。 老师:你现在想石头是没有觉知的,石头是什么矿物质,将来你观到石头就是自己,同时你观到非常的清晰,思维非常的灵敏,就是这样。 所以其实只要持续的从思维上走,比如这样,一步一步打断就行,按照这个步骤一步一步走,很快就达到。这个就是一个方法的问题,然后练的过程,熟悉这个过程,思维斩断也容易,大家都能斩断,无非就是斩断之后你就又住于一个境界了,只要住于一个境界,那就不得了。 师兄:觉知很重要,觉知,就是练觉知。 老师:对。 师兄:以后都开悟了,开会就不用上这来了,还来干啥拖着肉身。 老师:过去一个人,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生公说法,他说一句话,有情无情,共成佛道,也就是说山河大地,这些石头什么的,都是成佛道的,那就是经典上有个僧人说,石头点头,别人就说,不可能的,石头无情怎么能成佛,它也能成佛,然后僧众就把他赶出来了,不让他在寺院住,然后他就到山上去了,对着石头说法,石头就点头。石头怎么点头,因为在这种境界,石头照样就是生命,因为在这种这个开天目的情况下,石头全部是生命,然后你说的对他马上就相应。 师兄:人都听不懂,石头能听懂吗? 老师:因为石头也是生命,他比咱们这个层次的生命高,人的这个身体很多功夫都没有。就像那个珊瑚虫一样,在同一天晚上,全体的珊瑚虫全部出动,海里那个鱼一样,几十万条鱼,同样的摇头摆尾,同时的,没有任何人喊鱼啊鱼,比渔民还要整齐。 师兄:对对对,那个鱼群,速度特别快,距离都差不多,非常厉害。 老师:对,低级生命有那种特异功能,越是这种高级生命越没有。 师兄:老师,石头,鱼那种,如果说的话,也是一种生命,它应该也有一种思维, 老师:对,它照样有一种思维,就像现在一样,身体又不是你。 师兄:哦,它自己有思维,只不过我们看不到。 老师:它就是你啊, 师兄:它就是我,那比如说我看它,它就是我。 老师:它的身体诸佛也共用的,不是它一个人用的。 师兄:欲界用,到天界你就不能用这个身体了,你拿不走。 老师:都是,都是他的身体。 师兄:学佛能看到六道,这个就行了。 老师:那个不需要学佛就行,专门练气功就可以看到,不需要学佛,只要观呼吸继续这样观,很快就看到了。 师兄:老师说的那个突破是突破欲界定呢还是突破开悟啊? 老师:至少第一步是先达到欲界定,为开悟打下条件,你知道在哪个地方,只有这个地方才能开悟,然后你一步一步住于这个地方。要不然你有过分强的练功观念,你会一步一步向高级禅定中走,向禅定中走也会有很多的乐,这样你会把乐作为快乐,你不想再去往如来藏走。最高级的禅定都能自动退失的,所以等你出来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先练到这地方,证到欲界定这个地方,看着念头的生灭。 师兄:那脱离六道,就是开悟了就算脱离了? 老师:对。 师兄:不开悟的话,就算是证到很高的定境…. 老师:还是六道。 师兄:出家行不行,出家学佛不会退失。 师兄:慢慢的都会出家,慢慢来。 老师:对,大家都是在家出家,一家人一样,等咱们到时候建一个基地,男的男众部,女的女众部,孩子有专门的学校管,也同样教他们,大家都这样证。家的观念没消失,一步一步来的,你们夫妻还可以在一起。逐渐逐渐,慢慢的,得到一种乐,得到一种更高层次禅定之乐,你希望得到禅定之乐,你就不要再过家庭生活了,家庭生活是一种苦,会让你退下来。所以双方都达到一种程度了,自然都出家了,那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无非现在一个出家一个不出家。 师兄:我就想回去给他们说什么东西都没用,前面还要做好多铺垫工作。 老师;就是这样,所以家人都这样做的话就好。 师兄:我就说把这事铺垫工作要做好。 师兄:我说老师是在家人,跟老师学都没有出家人,她才放我走。她说你真要出家的话,你一走了之。 老师:在家人有缘分一起做,都去实证。周围有一个朋友就好了,因为周围都没有学佛的人,大家都不学佛。将来他加入咱们这个集体,看大家都在学,那么多科学家都和他一起去证,这样有一个氛围,他马上就去学了。 师兄:社会上就是大家迷信的成分偏多。 师兄:所以说像我们如果不听到老师,也是在迷糊的状态下。 师兄:所以就生死苦海了,自己都不知道。 老师:社会上绝大部分人都是随波逐流,大家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因为他相信大家是没错的,就是这样。所以有这个氛围之后,看到大家都在实证,他也会去做。真正认识真正实证之后,他就不会走。 师兄:开天目也不可能说开就开呀,如果眼睛近视了,那这个眼睛的近视… 老师:要使用身体就会近视的,你只要不使用这个眼睛,用天目的时候就不存在近视眼。 师兄:平常人要是开天目了,使用习惯了,可以经常用。 老师:对。像这个碗都是开天目的,它就不使用你这个肉眼,它照样看大家看得清清楚楚的。 师兄:医院可以取消了啊,就教打坐不就完了呗。 老师:你说得对。 师兄:如果开天目的话,为什么不能让国家来个统一的组织。 老师:他不知道,他认为这是迷信,他认为这是假的。只要是科学,它一定会露出科学的光辉的。这个的应用学科会非常广泛。 师兄:那我们弘法的话也可以用神通? 老师:因为神通的东西容易让人住于一个境界,不同的物质层次,有不同的神通,因为这些神通都是容易退失的,除非你证到如来藏状态,这是根本的。这只是一个权巧,引他的方便。 师兄:我要是有神通,跟其他人说,他相信得快。 老师:时间长不行,你不了解,我以前也试过的。就说天气预报吧,看到天气预报,晴天什么都没事,但是你一开天目看,半个小时之后,或者两天之后就有雨,然后你给他说有雨,他不带雨伞,我说下雨了,带雨伞,他不带,结果淋湿了,二回他又这样,你又给他说,他说下回带雨伞,下回又这样。 师兄:哦,习惯了。没入门就是不行。 老师:**有的人对神通比较感兴趣,所以他学佛。有的人不行,很多人不行,因为世间事,他有世间的这种乐。

19天暑期闭关资料_18.txt · 最后更改: 2017/03/05 19:35 由 huang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