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观心解脱与观心常见的几种错误

观心解脱与观心常见的几种错误

佛陀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上说:能观心者,究竟解脱。

为什么不向外求呢?佛陀通过自己的实证,发现心外世界皆是梦幻泡影。这一点和现代科学相合。爱因斯坦通过公式推导出:物质、时间、空间是人们的错觉。既然心外万物皆是空幻,当然向外求就毫无意义了。因此,真正学佛人要严格遵照佛陀教诲,通过观心获得根本解脱。认识到佛学是心地法门,是研究心理状态的学问,这是学佛的关键。

佛陀教给我们观心法门,学佛人也的的确确在认真观心,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观心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错误,较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误把观缘作观心: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初学佛的人身上。由于刚接触佛教,了解到我们的心散乱,因而认为培养专注力就是观心,所以就把心专注于所缘境上。这其实是观事,是观景,而不是观心。观心是向内观,而不是向外看。

2、将心灭心:这些人通过对经典的初步学习,知道我们的痛苦是妄心、是念头用事的结果,但因为对理论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认为只要灭掉念头就可以得到解脱了,又因为用心过猛过死,把思想压得死死的,往往也能达到不起念头的无思维状态。这种现象在学佛的居士中非常常见。比如他们常说:要做活死人。好像对任何事不思不想就是修行。《六祖坛经》里面的卧轮禅师就是一个例子,他说“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就是鲜明的写照。

以上两种情况正好可以做一个比较。第一种情况因为过分专注于所缘,用心过死,会出现大师们说的那种“死水不藏龙”的境界,那是一种清明的境界,如果没有外缘破坏这种清明,往往无法开悟。第二种则恰恰相反,由于心无所缘,灰心灭智,结果往往堕入细昏沉,死后入畜生道或成为人间傻子。从表象上来看,第一种情况下,修行者下座后精力充沛,目光如炬但不灵活,行住坐卧都心在所缘,对其他事情心不在焉。第二种情况下,修行者下座后身体沉困,昏昏欲睡,目光呆滞,注意力不集中,神情漠然,对任何事情都很淡漠。这种人在今天的学佛人中非常多见,你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终日傻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效率不高,甚至有答非所问的现象。这种人容易内向自卑,学佛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逃避。

3、将心求心:这种人学佛已经有一定基础,知道应该断念头,同时也踏踏实实在实修实证,但在断念头的时候总希望不要起念头,因而无意间产生了一种追求“静”这种念头。由于执着的追求“静”,也能使其他念头不起,产生一种清明的境界,使人精力充沛,精神愉悦,此外,由于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开天目,他很轻易地就能看到非常美好的自然风光,那是人间任何美景都无法比的。由于经常处于这种境界,他的气质往往超凡脱俗,别人赞叹他,他也会因此而沉醉其中,认为这就是开悟了,其实这是一种“静妄”,这种人死后就往生到这种境界,虽然很美好,但无限风光只有他一个人在欣赏。

4、将心待心:这种人也的确在实修实证,而且有一定功夫,他能清楚地看到念头和念头之间的距离,但由于过分执着于断念头,因此紧盯着念头的生起,就像猫捉老鼠,总在等着念头升起,以便再一次放下。由于这种执着的等待心的存在,使得念头总也除不完,虽然他功夫做得很好,甚至能使念头之间的距离能延长到几十分钟、几个小时……,但令他苦恼的是念头怎么也不会完。这种人离证入如来藏仅有一步之遥,是非常了不起的。在小乘人中,这种情况比较多见。

不正确的观心大概有这几种,那么什么是正确的观心呢?正确的观心要始终立足于大悲心,因为这是我们真心的体。他始终注意于自己的大悲心,当念头出来时他用大悲心轻轻放下,不随念头跑,继续培养大悲心,当念头越来越少,由于大悲心的深厚,使他能发起“无我”心,由于“无我”心的发起,念头再也不出现了,他终于证入如来藏,获得了根本解脱。他从此明白了什么是“无我”,什么是“心动”,什么是“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什么是“烦恼即菩提”……

观心解脱与观心常见的几种错误.txt · 最后更改: 2016/11/06 10:30 由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