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思维现象基础研究_讲座06

《思维本体学基础理论》讲座06

  • 2014年06月20日
  • 讲解:清凉月老师
  • 听打:水晶 红袖 大白 愚蠢如我 晓越 陌上客
  • 校对:天地人 芸庭
  • 复核:野鹤

今天咱们开始谈“思维的相续性”,也就是我们当前这种思维状态的特征。前天谈的是这种思维状态它的思维功能(普遍性留意和选择性注意),今天谈当前思维状态的特征。

3. 当前思维状态的特征:思维的相续性

我们当前思维状态最大的特征,就是:思维呈现为“相续性”,也就是“意”这种特征,意就是思维的相续性。

思维相续性主要的表现,就是:思维之间没有空白、连续性的。有时候你觉得空白,比如说,在实证中,你刚开始在观心的时候,观着、观着,你感到没有念头了,这并不是没有念头,而是因为你住于一种观念,住于观心这种观念,住于观心这个警觉心,所以你觉得没有念头了,但其实是这种观念在处于一个相续性的状态。所以,我们了解了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具有相续性这种特征之后,在实证中我们该怎样应用?就是:在实证中,一旦你发现现在没有念头了,那么你应该反过来马上明白,这一定是住于某一个观念了,因为它不可能没有念头,现在这种思维状态,思维就是呈现相续性的,一定要了解这一点。要不然的话,在你发现不了念头时,你会觉得这个地方无念了,也会好像表现出一种和那个如来藏状态一样的无念状态,这个倒不是这样的,只要你还处于现在这种思维状态,那么它就绝不可能斩断思维的相续性;反过来,一旦你斩断思维的相续性,那么你将脱离现在的这种思维状态,脱离这个物质世界。也就是说,对现在这种思维状态的了解、它的相续性特征的认识,这在我们实证中有很大的实证意义。

(1)“思维的相续性状态”的形成和强化:

先谈它的形成。形成的过程,咱们简单看一下上面这就可以。在思维根本状态,受这种希望体验这种心理作用,然后通过相应这种方法,升起执着心,执着心形成之后,然后开始产生念头,念头出现一个演变的过程,先是一对一对念头,然后出现和具体人事物结合在一起的这些念头,也就是念头开始出现演变;另一方面,思维功能也出现演变,执着心力的功能,它也出现演变,就是执着心力先是产生念头这种功能,很快它又产生了一个选择性思维这种功能,这就是执着心力功能上的演变。两种演变结合在一起,然后我们就选择一个具体的念头展开相续性思维,于是就进入现在这种状态了。

了解相续性思维它的演变、它的形成,在实证中我们该怎样运用?

第一,从它的形成基础执着心这个方面去应用,那就是说,只要我们能把执着心减轻到最低,也就是执着心降到最弱,那么思维的相续性将无法展开,这是从执着心这个思维衍生状态形成的基础这个方面谈。

第二,就是从念头的演变谈,在刚开始,念头是住于一种一对一对,对立分别的念头,也就是这时候念头的心力比较弱,这样就提示我们一点,我们也可以在念头上下功夫,斩断相续性思维,只要我们能把念头、把它的心力降到最低,那么这时候就不可能再展开相续性思维。

第三,我们也可以在执着心力的功能上去实证,比如说,我们把执着心力它的功能,降低到只产生念头这种功能,而排除那个选择性思维这个功能,因为选择性思维形成之后才展开运作的,所以我们把选择性思维这个功能排除了,把执着心功能降到最低,那么相续性思维也无法展开,就能跳出现在这种思维状态。

这就告诉我们,对于现在这种相续性思维状态它的破坏、它的排除,我们可以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为什么能从三个方面去进行操作进行实证?那是因为它的演变过程是这样的,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返回去,返回去之后,按照演变过程这样去操作,就可以解决相续性思维。我们对现在这种思维状态相续性思维的解决,就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的,我们平时用了很多的实证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从这些方面去入手的。这就是我们了解它演变之后,就知道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些方法究竟基于什么样的原理,这一点是比较关键的。

看65页,关于“思维”和“念头”的区分:

在思维根本状态是没有执着心力的,对思维衍生状态的一切情况都是清清楚楚,在这个时候就发不起作用,当执着心形成之后,那么这些作用就发生了真实的作用,真实的作用就是这时候就形成一种念头。所以,什么是念头?念头就是思维根本状态的思维和执着心力相结合,然后发生真实作用,这叫念头。

这个将来就是大家从如来藏出来之后,你会一下子体验到,这些念头就像咱们到那个池塘边看那个鱼,尤其是天要下雨的时候,那个鱼是不停地向上蹦啊、向上蹦,这个念头就是这样的,就是快速地跳出来,非常明显地一跳一个、一跳一个,就是这样的,跳出来了。在思维根本状态这些都是就像平静的湖面一样,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念头的跳出这种情况。这就是对念头的体验,将来你会明显的体验到这一点,就是一个一个蹦出来的。

然后还有一点,就是:我们从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向禅定中证的时候,在高级禅定中我们为了排除念头会使用一些观念,比如说,“空、无想、无我”等等这些观法,这样的观念,这些观念在如来藏状态一个都没有,这一点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这些观念仅仅只有在禅定中才会使用到。也就是说,在这个地方我们有时候非常佩服经典,比如说,经典说有一句话就是:能善分别诸法相,也就是刚才说的这些观念,都是一个抽象化的,而不属于一种相,如来藏状态是没有这些东西的,这一点也是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所以这个经典就是这样,有时候你去表面看的时候,你觉的这句话很简单,但这句话背后的意思非常的深刻,所以这个为什么咱们说你必须去实证,要不然这一点你根本体会不出来,你觉得是禅定中有这种“无我、空、无想”等等这些观念,那么如来藏也应该知道这些东西、有这些东西,但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的,根本没有这些东西。如来藏状态有的就是对思维衍生状态一切事相的了解——能善分别诸法相。这就是对念头的认识。

再一个是,在思维衍生状态那些成对成对出现的念头,这些成对成对出现的念头,这个如来藏状态也没有,而如来藏状态能够了解的,刚才咱们说的,就是成对成对的念头,如来藏状态干脆对这个根本就不了解,咱们说“能善分别诸法相”,但是如来藏状态并不知道、不了解有这种成对成对的念头,这个将来你去体会,但如来藏状态知道那些具体的事,和具体的人事物结合在一起,像这些事情,也就是事情,具体的事情,人事物发生的这些场景,这些清清楚楚,这些明白,所以就“能善分别诸法相”,一定要牢记这句话,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

所以从这你可以看出,经典是非常不得了的,也就是你在实证中,你将会产生一种心情就是什么?你非常佩服这个经典,这个经典你怎样证,你从来都不会发现它有哪一个问题,一个问题都没有,这一点非常奇怪的,不像世间的学问,心理学啊、哲学啊这些等等、等等,你专门去研究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些问题,但是经典不是这样的,你越证你越发现它不得了,一句话它后面可能包含了很多很多的意思,这句话必须这样去表达,一个字都不能错,稍稍错一点,意思都不一样。

就像咱们上次说的那个“无明”,这个“无明”你也是没法用别的词去表述,在这里“能善分别诸法相”也是同样的,你只能这样说,“能善分别诸法相”,你没办法再用别的语言去表述,再用别的语言去表述,你就是没办法准确地区分这种情况。按我们常规的理解,在如来藏状态应该是对思维衍生状态这些观念啊、一对一对念头等等,这些统统都是非常了解才行,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他就是对一种相、事相、境界都了解,但是那些抽象化的东西,那么就不了解。所以,我们说是“无我”,但在思维衍生状态,“无我”这个东西是一种高级思维状态中的时候、在禅定中的时候,你是通过“观”,一种“观法”排除“我见”之后,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但是在思维根本状态,在如来藏状态根本就没有这种“我”的观念,没有这种我与他这种对立观念,所以咱们说的“无我”,它不是通过那种观,你观无我,那是因为你还有我,所以你才观无我,这个不叫真正的“无我”。

但是在很多地方,他们在向学员去谈的时候就是说用“观无我”,然后怎么、怎么样,证入哪种状态,这个是根本错误的,这仅仅属于一种高级的禅定,在如来藏状态根本就没这回事的,根本不需要这样去观的,你通过观无我说明你还是有我,有我你才观无我的。

这个地方就是了解一下念头,对这个情况现在怎样说你可能还是不明白,这个将来必须去证,证到之后你就知道这“念头”这个东西和真实的思维,它们的分别、它们的分歧大得很,非常地明显,根本不需要去怎样去现在用语言这样去鉴别。语言的东西鉴别的时候本身就处于念头中。在如来藏状态,比如说,你了解这种情况,也了解思维衍生状态一切的境界,这时候你想产生一个观念,想与人、对人说,但事实上你根本就不可能这样去这样表达、去说。你这样去说的时候,你马上发现你说不了,为什么说不了?因为没有这种能与所、没有这种对立的观念,所以你会发现一点就是,自己想去表达、想去对人说,根本说不了,所有这时候有一个考虑就是怎么样?就是你必须去脱离这种状态,然后才能去表述、去对人说,也就是必须有这种能所,然后才可以说的,你这样去考虑的时候,就必须去出离如来藏状态,起执着心,然后产生一对念头,然后这时候你才可以对别人说。也就是说,在如来藏状态同样有一种境界很清楚,就是:也知道我们平时有这种交流、能与人交流,但是如来藏状态根本交流不了,没这种能力,因为没这种能所。所以说,当你能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你就一定脱离如来藏了,不在如来藏的。所以,过去人说一句话就是“张口即错”,那么张口即错说的是什么?就是你想和别人交流,必须脱离这种状态,然后你才有这种能力,一定要了解这一点,能说出“张口即错”这句话的,那说明是证到一定程度的,要不然是不可能去体验这种场景,这种场景也不是我们平时人没证到的时候你是当作口头禅去“张口即错”等等、等等,那都是一种在现在这种状态你的想象,不是靠证的,许多的东西必须是靠证才行,要不然你的想象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所以,这个实证,在你没有证到的时候,往往都是一种摸索的,摸索进行的,它和实际错得很远。这是对念头、念头的演变,咱们了解这些。

相续性思维的产生,前面那是一个整个产生的过程,就是建立在选择性专注的基础上,就是选择性思维它形成之后,选择了一个观念,这样思维才展开运作,这是其中它的一个基础。这就是选择性专注产生了一个未知的领域,也就是说,在高级禅定中的时候,那么你是处于一种普遍性专注状态,对一切境界都清清楚楚的,所以没有那些不明确的领域。但是在选择性思维形成之后,你只能了解局部,因为它的作用对象是作用于局部的,所以对很多东西不了解,不了解这时候怎么办?因为你又没办法重新回归那种高级状态,所以这时候只能够去依靠推理、判断。所以推理、判断这种思维功能,是我们现在这种思维状态特有的,它建立的基础是选择性思维,选择性思维一旦破除,就不需要这样一个推理、判断的过程,不需要这个过程。

这里我们就需要对这个推理、判断,就是现在这个逻辑思维作出一些认识,我们现在这种逻辑思维因为是建立在未知领域的一个推测的基础上,所以在推理过程中,我们以前用过一个词就是“发散性思维”,就是对这个事情发展的可能性,我们列出了好几种可能性,然后开始一个一个选择这个可能性,预测这个可能性,这是我们这种思维所特有的。你想一个一个这样去试验,去推测可能性,慢慢你选择其中一个。这个就是咱们后面在最后一章谈那个“思维的方式”就谈到了这一点。这就是我们现在这种思维状态特有的,它的这种逻辑推理、推理判断,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几种选择性,进行这样选择,这样推理、判断。所以这是一种很特别的、复杂的逻辑思维,是一种推理过程。

这样的推理在高级思维状态,在禅定中和如来藏状态都没有,不是几种可能性列出来,然后进行这种选择,但并不等于是禅定中没有这种推理,但禅定中的推理它是一种准确性的,完全是用极其准确的一种推理过程,不存在这种可能性的!你比如说,在禅定中的时候,你看到念头升起,这时候你会升起一个观念:不要让念头升起,怎样让它消灭?就是退出这个念头。然后很快你就会想出解决办法,这种解决办法过程不需要经过推理分析,你这样动念的时候,一下子就出来,你比如说,你马上就产生一个“观无我”这样的观念,因为你产生的这种观念、采用的这种措施,它又准确无误地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也就是没有那种可能性,不是几种可能性这样去选择的,这个是和我们这种状态不一样的。

当我们说排除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它的推理、判断这种选择性思维的时候,我们后面加一个词,就是排除这种推理、判断这种选择性思维,我们并不是说排除推理判断,判断是错误的,但它前面那个推理的过程,也就是思想的运作,这个在禅定中照样有,如来藏的状态也照样有,但它们的区别就在于这一个,没有这种对几种可能性的选择,不需要这样去进行,而是自然流露和准确无误的,掌握它的这些特征。

我们在禅定中有时不由自主地向高级禅定中去证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比如说,非想和非非想,证入“非想”的观念的时候,念头也不起,但过一段时间住不下去了,无法再继续住了,念头又出来了,这时候你会自然说:啊,非想不行,那就非非想。会自然产生这一个观念。也就是说,这里照样也是一个推理过程,但它是准确无误的。在思维根本状态(如来藏状态)也是这样的,我们在如来藏状态希望了解思维衍生状态的情况,这时我们怎样了解?你同样会产生一种观念要“相应”,会自然产生相应的观念;而相应的时候,你去和那个执着心力弱的观念去相应的时候,相应也无法出来,然后这时候你自然会调整,准确无误地去调整,不再出现这种想“该怎么样,那个采用那个措施是不是能够成功,它会有怎样变化”等等,没有这个推理过程,而全部是现实的,也就是当下,是在进行的,没有那个脱离当下,然后进行一个这样的一个完全思维层面的那种发散性的选择、判断,没有这个过程。

这个就是要了解一点,对这个有一个认识。了解这一个,就知道我们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建立的基础就是一个对明显的是一个未知领域的这样的猜测,这是现在相续性思维它的一个非常大的特征。假如我们对这些不需要进行了解的时候,也就是不会产生这种对未知领域的这种认识的时候,思维将无法展开。这就是说,我们要了解这个基础,了解基础之后,就知道怎么破这个相续性思维。

这里举了个例子,就是:禅宗里面有时候用的一些教学手段,禅宗教学手段有的是为了与思维根本状态(如来藏状态)去相应的,就是直接点明如来藏状态,这怎么样,那怎么样的境界等等,就这样相应;有时候是为了破的,破现在这种相续性的,举个简单例子(67页),就是:和尚是男的,尼姑是女的!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当下你心里是怎么样?因为你本来知道的的确确是这样的,所以你不可能展开相续思维,也就是说你听到这句话之后,你无法展开相续性思维,因为什么?它本来就是这样的,没有未知的东西、没有未知领域、没有更多的信息推测,所以就是:和尚是男的,尼姑是女的,那么这句话它就是为了破你的相续性思维,它怎样破的?就是通过破相续性思维产生的基础,它产生的基础就是选择性专注先产生未知领域,然后再产生相续性思维,它让你不产生这个未知,不去引发你对未知的这种追求,这样自然就不可能产生那种相续性的观念了。

所以这个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了解相续性思维产生的基础,了解产生基础之后,你就知道该怎样应用,因为什么?把基础破坏了,相续性思维就没法再形成。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相续性思维它的产生的过程和产生的基础。

(2)相续性思维的“动”与“静”状态:

我们现在这种相续性思维状态只有两种状态,就是“动”与“静”。

① 动和静的定义:

A对动和静的常见定义:首先要了解对动与静的定义,动与静可以说是基本是没法定义的,我们平时的定义仅仅是按照常规的形态学的观念去定义的,因为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对物质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它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认识的,也就是这个物质处于运动状态,什么样的形状,它运动的状态等等,通过这些去认识的。所以我们对动与静的定义,往往是根据身体是处于明显的运动状态还是坐在那里的一个静坐的状态,是按照这一个去定义的,这种定义是有很大问题的,因为从物质的层面来说,它的运动分宏观运动和微观运动,即使你处于静止的状态,身体的微观物质同样处于一种运动状态。

B思维本体学对动和静的定义:

那么至于从思维方面去理解,那么也是这样的,除非是你住于那种完全的“静”这个观念,然后你才能说它是静,如果你处于一种走神的这种状态,虽然也是“静”,但不能称之为静,因为它还是思维的一种连续的波动,只是轻微的一种波动。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实证中经常会说一句话,就是过去人经常说的也就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就是因为定义的问题,原本动与静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只是因为定义出现了问题,所以才会出现那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这种情况。对于动和静简单了解一下就行。

②“动”与“静”的表现:

对动与静的表现的分析主要是从物质和思维两个方面去进行。这里需要了解的就是,和前面说的思维功能,把它结合起来去认识。

我们使用选择性注意这种思维功能的时候,它是处于一种动的状态的,明显的波动状态,因为选择性思维本身是一种波动的。所以当你使用选择性注意的时候,那么就处于这种明显的动态的状态,这时候和身体方面相对应的就是动,要不要动;另一个就是和身体物质状态方面相对应的宏观物质状态,也就是你使用选择性注意这种思维功能,也就是有意识思维功能的时候,它是和身体的这种宏观物质状态对应,当你使用普遍性留意,就是以普遍性留意为主导,咱们说的是主导,而不是一般的……因为你平时也使用普遍性留意,但那是一个次要功能,不是主导,所以不起多大作用,咱们说的这个使用指的是主导。也就是当你以普遍性留意这种潜意识功能为主导的时候,那么这时候是与微观物质相应的,身体各方面都处于一种静的状态。所以对于动与静的理解要结合思维功能进行,结合思维功能进行有一个好处是什么?就是对实证有意义,因为咱们对一切思维片断、思维功能认识都必须是基于实证,为实证服务的。这样你和思维功能结合理解之后,你就知道是在实证中要使用普遍性留意,然后住于静的状态、静止的状态,当然这里的静是一个专注的静,这涉及到下面静的层次,住于这种状态之后才能与微观物质相应,与微观物质相应你就可以使用这种微观物质。这就是对动与静的定义方面的认识要结合思维功能去认识。

然后是,静的主要表现:

静的表现主要是通过几个方面去认识的,通过静的层次,通过这些进行去认识的,总体的认识是从物质和思维两个方面去认识的,这就涉及到一个静的层次。静的层次也同样是基于实证去认识。因为在不同的学科,对它的分类认识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对于我们来说是服务于实证的,所以对于动与静的认识,都是从实证的这个角度出发的。从实证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对静的认识也是这样的。

昏沉的静:就是一般人的静的状态。一般人的静的状态,其中一个就是深昏沉的静和细昏沉的静。

深昏沉的静:是见于平时身体素质差,或者比较劳累等等这些状态,然后处于一种睡眠的状态,甚至昏迷状态。

细昏沉的静:主要见于生活比较安逸,或者是经常比较内向的人,这些人的身体的宏观物质状态不是经常处于一种非常劳累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他容易处于一种细昏沉的静,比如说,他睡眠的时候也不是说睡得很死,而是处于一种似梦非梦的状态、多梦的状态,有时候还表现为一些走神,等等这些,也就是说,具体的表现来说,要么是走神,要么是似睡非睡的,就是这样的状态,就是细昏沉的静,这一个我们在实证中也经常遇到的。

只要是昏沉的静,它对我们的实证都是不利的,因为什么?昏沉的静是建立在相续性思维的严重的相续性基础上,它是以相续性作为表现的,而我们的实证是必须打破这种相续性状态的,所以对昏沉的静是必须破除。这个地方需要了解的就是昏沉的静形成的基础,它形成的基础就是思维展开相续性,如果你的思维无法展开相续性,你就绝不可能昏沉,一定要了解这一点。我们有的时候,睡眠是不知不觉地睡过去的,为什么不知不觉睡过去?那是因为思维展开相续性,你无法发现,所以就睡过去了,如果你能发现思维展开相续性,那么思维将无法展开相续性,相续性将被斩断,这时候你是不可能睡过去的。这一点在观打瞌睡中大家会有明显的体会,就是观的过程中,如果你把念头看得很紧,它无法展开走神,那么你就决不可能睡过去,这时候一旦哪个念头看不住,它展开,你将瞬间点头,你马上头一点,也就是说,你马上会睡过去,你会明显地感到这个过程。这就是说睡眠它是建立在一个相续性的基础上,这种昏沉的境界是建立在一个相续性思维的基础上,要了解它形成的基础。

清明的静:清明的静是有一定的专注力,但专注力不强,刚开始实证我们需要经历这个过程——清明的静。清明的静是社会上的人,如果是身体素质比较好,专注力比较强,比如说,科学家,或者智商比较高的人,都能保持这种清明的静。清明的静,它的最大一个特征就是有一定的专注力,无论这种专注力是我们实证中形成的,还是因为智商高,专注力比较强,总之只要它有专注力,就可以形成这种清明的静。清明的静对实证一个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就是它容易斩断相续性,虽然有时候也会发现自己展开相续性,但他很容易把它斩断,这就是对实证的影响,专注力比较强,所以能够斩断相续性。这就是在咱们前几天谈过的关于潜意识的使用,就是智商高的人对潜意识也是能够很准确地使用的,很容易使用潜意识的,这就是因为他们有专注力这个原因,能够准确地把握,他能够让自己处于清明的静这种状态。

专注的静:专注的静是必须实证达到一定层次,和前面清明的静不同的一点就是清明的静是静大于专注,这在我们一般实证中经常处于静的人是最容易出现清明的静的,而专注的静不是这样的,专注的静必须实证达到一定层次的这才可以,专注的成分明显大,虽然专注的成分大,但静的成分并没有完全破除,所以还会出现静极生动的现象。

专注的静特指的是和我们欲界定这个状态对应的,我们平时说的欲界定,尤其是练气功的人、开天目等等,这些都是建立在专注的静的基础上。由于它有静这种成分,所以它容易出现静极生动;另一个,专注和静它们是有一定矛盾的,因此这个阶段是不稳定的,这个阶段的最大的特征就是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是必须从思维上去解决,必须让专注占据绝对的位置,也就是静完全退居于末后,甚至完全消失,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稳定的状态。这个并不是说是靠你去充分地去练啊、练啊就可以解决的。比如说,有一本书上,大家看过,有一个老太太,也是开天目了,但是不稳定,开天目看见东西的时候马上高兴,一高兴,没有了,于是她追求这种境界,她就问她师父,这个怎么解决?她师父告诉她,这个你多练几次就行了。这个不是靠这样去进行的,只要你还是沿着原来的路去走,无论你怎样练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什么?你这种的境界的形成,你是通过观那个整体、观美好、观清明,通过体验这样的境界,然后你才证入这种开天目的状态的。这种状态本身就是建立在专注的静的基础上的,所以你无论怎样练都绝不可能克服这种特征。这就是说科学就是科学,它有它的基本的规律。在这个地方你就必须去观微观,观微观,然后证入高级禅定,证入禅定中,这个境界自然就会稳定下来,处于一种稳定的开天目的状态。所以就是我们对于哪种状态,哪种境界,它的形成,形成的原理一定要清清楚楚。如果原理不明白,那么它产生的这些问题你将无法解决。这是我们对静的理解。

下面看,静的形成:

a物质方面:从物质方面的形成来看,在实证中意义最大的,就是要放弃身体的宏观物质状态,这就是在生活中完全是采用放松,一定要充分地理解这个放松。

b思维方面:从思维方面就是不使用那种选择性注意,放弃这种选择性思维,只要你能放弃选择性思维,那么就可以解决问题。

下面再看“动与静的形成因素”。前面是“动与静的形成条件”,条件是在物质和思维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对动与静的分析要从物质和思维两个方面去分析。

③“动”与“静”的形成:

A静有两个形成因素,第一个通过守静,第二个是走神。

a守静:守静是在养生群体和性格内向的人,他们是喜欢守这个静境,这样才形成的。这个尤其是我们实证的人是最容易出现这个问题,这一个在我们实证中可以说是非常、非常常见的,一个人在山里呆多了,呆时间长了,不愿意这种吵杂的环境,喜欢这样的静境;有的是因为实证方面观念的问题,我们说是现在这种心比较散乱,当这样说的时候,他马上产生一种观念,我既然散乱的话,那肯定静,因为什么?现在这种思维只有动与静两种状态,他对思维的认识,也只有动与静这两种认识,所以,既然散乱了,散乱是动,那应该是住于静,所以他就是这样去解决散乱这个问题的,不由自主就会产生一种静,喜欢静。这个情况在修行中、佛教界中非常多见。所以说是他排斥那种散乱。正确的观念是,佛教对这些观念的解决就是一个要“认知、体验、了知”就可以,不要再去加入另一个观念。如果你加入另一个观念,那就同样是住于另一种思维内容,和禅定一样,就是从这个火坑里跳出来,然后就掉入了另一个火坑。对静也是这样的。所以这里就要了解什么是佛教?主要是看你怎样去做的,不是通过这样守静,守着一个观念去的,而是准确地“体验、觉知、了知”这一切就行,绝对不要加入一些观念。

b走神:对于静的形成,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一个走神,就是内向、生活习惯比较差,或者是在精神方面有一定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一种走神。对于走神,我们也要有一些正确的认识。走神建立的基础就是一个静,这是第一点,因为当你在百米冲刺的时候、打乒乓球的时候,你是绝不可能走神的,一切走神都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动本身是一种专注。所以说一定要了解,只要你在走神,那么最起码,你已经达到了一个静,是一种稳定的静,还不是一般的静。第二个来说,能够走神,说明你是住于思维内容,思维被牢牢地住于思维内容上面的,这时候是不容易斩断思维内容的,观心基本是不起多大作用的。这时候该怎样实证?改变思维内容。我们以前说过,就是:实证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这就要求在你没有实证的时候,你先要对自己有一个了解,你要了解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性格,工作性质是什么样的?在上座之前你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你有哪些问题?这些都必须准确无误地了解。了解之后,你才可能去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证的,如果这些你都不了解,你的实证就是很茫然。比如说这个走神,在上座之前,你觉得自己性格比较内向,特别容易走神,不容易马上去培养专注,不容易马上斩断这个相续性思维,那么这时候怎么办?这时候就要根据这个特征去进行,按照走神去实证,而不能使用其它的方法,使用其它方法基本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这也说明一点,就是:我们现在这种思维状态,无论你处于哪种状态,只要你善于利用,都一定能够有利于实证的。所以,不要对现在这个思维状态进行一个好与坏的判断,没有什么好与坏,关键是看你会不会利用。因为什么?一切状态都是如来藏状态的自然展现,都是有利于实证的,对于走神也是这样,当你发现自己善于走神的时候,那么这时候就要在走神的内容上下功夫,改变走神的内容。

该怎样改变走神的内容?这是根据实证的目的来决定的:你想证入欲界定,那你就在那种清静、光明这样的境界上下功夫,比如说,你观一些光明的境界,然后这样,与光明的境界融合,这样就可以证入欲界定。比如说,观色彩,你设置境界的时候,设置那些树叶的飘落,你把树叶设置地特别美好;设置颜色,颜色方面是一种纯净的色,比如说,《弥陀经》上讲的青色、青光等等,什么是青色青光?就是颜色很纯粹、很纯净,对于这个你怎样去体验?因为我们平时都生活在这种散乱的状态,心物是一体的,所以你见到的这些境界,这些颜色都是不纯粹的,树上的树叶,那个树叶看上去是灰滔滔的,所以颜色不纯粹,纯净度达不到,无法体验什么叫“青色、青光”,这个你该怎样解决?你可以拿一片树叶,比如说,绿色的树叶,用一个绳子挂在前面,然后你就盯着它看,专注地去看,在静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专注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颜色会向着纯粹化的方向去发展,会非常的清晰,非常的纯粹,这就是在于设想,在对观察对象进行设置的时候,要对颜色的这些纯粹性方面去设置,所以当你善于走神的时候,你就要在这种颜色设置的方面、物质境界的设置方面下一番功夫,然后你再去走神,走神这个境界怎样变化,山怎样变化,比如说这个树叶飘落,随着风去飘啊、飞啊,一会飞过这个草原,一会飞过那个山脉,就这样在飞,飞的过程中,树、山它又是怎么怎么样的,对境界要进行设置,你是为了入欲界定,你要求在这种光明感、清明感、美好感在这个方面进行设置。

如果你是为了入禅定的,那你就要观它的微观,微观运动过程的变化状态,在这个地方下功夫,在这个地方下功夫在这个地方走神,然后你就证入禅定中,比如说,同样这个树叶在飘落,它顺着在风的吹动下,然后飞呀飞,刚开始的时候你是观它的这种美好,婀娜多姿、美好,这个过程是容易形成静、清明的静的,但你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专注进入定中的,那么这时候,观着、观着,你开始去观它这个微观运动过程,也就是树叶它的慢动作,飞的慢动作,由于专注是能够打破静的,所以,当你去观这种微观运动过程的时候,反过来它将打破这个静,你觉得自己观着、观着,观不住了,没法观了、烦了,那么这时候怎么办?说明一点是静不稳定,这时候你重新再去观这个美好的境界,再去观这个树叶飞啊、飞过哪个山,落到一个小溪里面,随着溪流慢慢地这样流动,非常美好的流动,小河是清澈见底的,树叶就顺着这个河流游啊、游啊,你就观这个整体的美好,观一会你觉得心情很美好,又稳定了,然后你再开始观那个专注,也就观那个微观运动过程,慢慢地诱导,就这样,就这样连续你这样联想,因为你联想功夫比较好,然后就利用这个功夫,就开始这样不断地联想,不断地转换,只要时间能够延长,就能够一次性的入定。

回去之后,你就可以这样实验,抽出一天的时间,只要你设置得好,按照这个场景,按照这样的方向去进行,你一定能够快速入定的,因为什么?这个联想这个东西是我们几乎是所有的人都会的,生活中有的人就是走神比较严重,但有的人不怎么走神,但不走神照样会联想,因为你本身处在这种相续性思维状态,所以要充分地利用这相续性的特征。就是相续性思维我们有时候是为了斩断它,达到一定状态,刚开始时咱们谈过,对这种相续性思维的解决,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在念头上下功夫,也就是在思维内容上下功夫,改变它的思维内容,然后证入禅定状态,刚才说的就是这种状态,就是要充分利用走神。所以,你不要说,你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维,容易走神,容易走神也不是一个坏现象。在上座中你觉得走神是个坏现象,所以就排除排除,那是因为你不会认识,不了解一切浪花都是海水,所以你把它搞错了。有的人恰恰相反,很容易散乱,容易散乱所以他认为这一个不好,但这个也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的,凡是散乱的人一定不会昏沉,就像是你在大街上一会看这、一会看那的,你绝不会是正看着一下子睡着了,也就是说,你不会昏沉,你的专注力是比较强的,你是很容易形成专注的,现在唯一的一点就是,你没有找到能够引起你专注的观察对象,所以在你上座的时候,你觉得自己很散乱,那很好,现在最主要的是怎样利用这个散乱。

怎样利用散乱?就是你给自己选择性注意配置一个能够引起专注的观察对象,因为所谓的散乱,是选择性注意这种思维功能处于一种高频选择状态,它之所以处于一种高频选择状态,那因为它没有找到能够找到引起专注的观察对象,所以这时候你就在观察对象上下功夫,一定要在这个上面下功夫,去设置,设置你喜欢的场景,你喜欢干什么你就设置什么。比如说,有的人喜欢去踢足球,那你就可以观踢足球,慢慢地观这个慢动作;有的人喜欢去骑自行车去旅游,那你就可以设置骑自行车去旅游的这个场景。你喜欢什么就去选择设置什么,这里一定要注意一点,你设置的观察对象,一定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如果你没有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你就是刚才说的,最起码善于联想,你联想的东西一定是你喜欢的,你就可以对这个联想的东西设置。比如说,你喜欢极乐世界场景,就设置极乐世界的场景,你喜欢外太空怎么怎么样,然后你总把它想得很美好,那你就想向着美好的方向去设置,这样去设置,描绘这个场景,做白日梦是每个人都会的,要充分地利用做白日梦的这种能力,去进行这种设置。设置之后选择性注意就会引起专注,这就是你在引导这个专注,专注形成了,然后自然就入定了。

所以,上座之后你不要去对你的这些状态不会利用,不是盲目地去排斥、去否定现在这种思维状态,一定要从理论上去了解,一切浪花都是海水,现在这种状态一定带有如来藏状态的特征,只要你善于利用,就一定能够快速的成功,如果你不善于利用,你的实证始终是盲目的,那么你一个月不成功,二个月不成功,半年也不可能成功的,如果你始终还是这样的,那你就是几年也绝不可能成功的,证一辈子同样不会入定的,证了一辈子也没有入定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这都是有原因的。所以就是,不要盲目地去否定这种状态,要充分认识这种思维状态的特征。这一个是我们对于走神它的认识和利用。

B从思维衍生状态的角度看“动”“静”两种状态的形成:

再一个就是对于动与静这两种心力,也就是在心力方面它形成的基础要有所认识。

动这种状态是以执着心力为主的,执着心力作用比较强、作用大,这是动这种状态形成的基础。反过来我们也不能说是一说执着心力马上就认为这个东西不好,执着心力是一种功能,大海腾起浪花也不在于好与不好的,它是一种功能,看你会不会利用它,这里也是这样的,选择性注意不在于好与不好,就在于看你会不会利用。我们刚开始在利用选择性注意的时候,就是使用执着心力的,执着心力它能够选择感兴趣的观察点,然后形成专注,这是它好的方面,只要你能够给它设置这样的场景,它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如果你设置不了场景,它就处于一种高频选择状态,那么它就不好。也就是说执着心力它的好与不好,不是说这个东西本身好不好,而在于它的思维内容,你对它的内容设置有问题,如果你要改变它的内容的话,它就一定会变成好的现象。

再一个就是从那个执着心力形成的那种选择思维这点就可以看出来,执着心力在其发展过程中,它能够产生另一种功能就是形成选择性思维,选择性思维的形成,就是要找一个能够引起关注的这种观察对象,然后返回去,通过专注再返回去,我们以前说“置心一处,无所不办”,就是利用执着心力的这种功能,利用它有选择性思维的功能,利用这个功能去实证的,所以就是你要在这个思维内容上下功夫,你给它配置合适的内容,然后充分地利用执着心力去实证。

执着心力它活动的时候,它的一个最大好处是什么?是容易形成专注,但它最不利于实证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波动性比较强,所以,你只要能够克服它的波动性,使它能够稳定地对某一个观察对象持续地形成专注,那么就一定能够成功,但这就需要我们去静下心来,平时好好去思考一下,我们对哪些事物能够形成专注?比如说,我们对于那些新奇特的事物,我们对一些比较复杂的事物,哪个东西比较复杂,所以说容易形成专注,这一点就像我们学习《弥陀经》一样,《弥陀经》中我们使用的一些观法,某个观法是非常复杂的,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你是根本掌握不了的,平时你背《弥陀经》的时候,就这样随便背过去的,你没在实证上去进行真正的操作,《观无量寿经》都是这样,这里面有很多实证的方法,有的实证方法的操作是非常非常复杂的,比如说,观那个亭台楼阁等等那些场景,这些观法特别复杂,复杂的东西能够引起专注,一定要了解这一点,你使用这个执着心力去实证,使用选择思维去实证,你就要在这个方面努力,设置的东西复杂一点。

第二个就是它喜欢连续性的,喜欢这种动态的、连续性的,所以就像咱们刚才说的这个树叶的飘落,你就设置这个场景飘啊、飘啊,飘过一个场景又一个场景,就这样展开你的联想,就这样设置。只要你能这样持续设置的话,它就一定能够安住于这个观察对象,而绝不可能展开那种散乱的选择性活动,也就是它的选择频率一定不会强,它会持续地安住于这种状态,也就是我们说的“置心一处,无所不办”。

对这个“置心一处”我们也要了解,“置心一处”并不是说让你现在去盯着那个苹果,眼睛一眼不眨的、死死地盯着那个苹果这叫“置心一处”,根本就不是这样的。“置心一处”也是使用两种思维功能去置心一处的,你可以使用选择性注意,也可以使用普遍性留意去“置心一处”。用普遍性留意去置心一处,那是观察一个物质,静态的物质,因为普遍性留意本身是一个潜意识的,它是与静相应的,所以你要选择一个静态物质,比如说,把那个苹果放在那里,或者把那个树叶静静的放在那个地方,躺在那个地方,然后你就用这种普遍性留意去观察那个树叶,这就是你用这种潜意识去观察,与静相应,观察静态物质。如果你用的是选择性注意去观,那么必须这个树叶是飘起来的,是一种动态的。因为思维功能不一样,它适用的观察对象不一样。一定要了解置心一处,看你使用的思维功能是什么样的。如果你使用的是普遍性留意这种思维功能,那么你就观察那个静境,把心安住于这个静境,这就叫“置心一处”。如果你使用的是选择性注意这种功能,那你就设置一个动态的场景,只要你能安住于这个动态场景,心能够住于这种安住的状态,那就是置心一处。所以,一定不要把那个置心一处理解得非常狭隘,我们平时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实证,都是使用普遍性留意去实证的,所以你就把那置心一处,把它理解得非常狭隘,你认为就是一个咒语啊,或者一个佛号啊,或者观一个静态的场景等等,这叫置心一处,这是对思维功能不是非常了解的缘故。

所以这就是我们使用执着心力,使用选择性思维这样去实证,这就是说在动的场景下是以执着心力为主的,所以设置场景一定要适应执着心力,设置成一种动态变化的一种物质的境界。

如果你是通过静这个方面去努力,静是建立在柔软心也就是向心力的基础上,那么这时候你要在这种心力上下功夫,设置的场景是那种能够引起那种深深的柔软心的这样的场景,它和那个选择性注意还有点不一样。选择性注意就是在那个境界的吸引力上下功夫,就是新奇特啊、复杂啊、相续性啊,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当你使用这种静,使用普遍性留意去实证的时候,你必须是在这个柔软心上下很大的功夫,要不然你是不容易让这个潜意识发挥到极限的,不容易去安住于这种观察对象的。因为潜意识发挥的一个前提是……前面我们学过心理学对于潜意识的认识——就是处于深深爱心的这种状态的时候潜意识最容易发挥作用的,所以要了解静这种境界是以向心力为主、以柔软心为主,因此在实证中要充分利用这个特征。

C对动与静层次的认识:

再一个我们对于静与动它的层次的认识。动与静虽然表面上看是同一个思维状态的,应该是同一个层次,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动是一个较低的层次,因为是执着心力比较强;而静是以柔软心为主,执着心力相对动来说较弱。按执着心力划分,动是较低的层次,而静是较高的层次。所以在那种较低的层次是一种消耗,我们要在静中去进行恢复,只有在这种高级状态我们才能够得到精力和体力方面的恢复。所以,不要把动与静当作一个平等的层次,当作平等的层次你将没法实证,你将没法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实证一定要建立在静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动的基础上。即使我们利用选择性注意去实证,也不是生活中平时的那种动,那样观念去实证的。

这就是对于动与静它的形成这些认识。

④ 动与静的属性:“静”属于“乐”,“动”属于“苦”。

对动与静的属性来说,一定要了解,动属于苦,静属于乐。这个也是非常关键的,这个在实证中,只有达到一定状态你才能准确地去体会,如果在一个较低状态这个也是不容易体会的。比如生活中的人,他是很难体会到“动是苦,静是乐”的,对他来说,动反而是一种乐,因为他认识的静,就是那种静,容易是睡眠,也就是他的静就是这种静,他达不到一个更高层次的静,这种静往往是一种昏沉,为了破这种昏沉,所以他会进入动中去破,动中会得到一种美好,所以说在一般人是根本就体验不到这一点的,这个必须在实证中,无论你是在欲界定,还是在禅定,你都将体验到这一个,当你实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将不喜欢再去动,因为动是一种苦。比如说,进入乐坐状态,在乐坐状态你将不再愿意去动,你觉得与动相应的话马上会有一种苦受产生,它会打破你这种境界;在那个禅定中也是这样的,念头出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出现这种念头,念头出的时候你马上会体验到这是一种苦,容易退失,你会不由自主去排除这种动,不让念头出,因为念头是明显地蹦出来的,因为念头这种出现它有明显的一种心力,所以这时你自然去排除这种动。所以,对于动与静的性质要了解,同时要了解我们对于现在这种状态为什么会认为动是乐,认识不到静是一种乐。这一个是简单了解一下就行。

⑤“动”与“静”的关系:

动与静的关系,这个是在实证中对我们来说是意义比较大的。

它们的关系,第一是二者是对立的。对于这种对立的关系在实证中应该怎样应用,就是我们在实证中一旦出现动的问题,比如说,你现在比较散乱,怎么对治散乱?就用相反的状态去对治,就是想办法引导让自己处于静,处于静马上就把这个散乱破除了;如果你处于一种细昏沉,细昏沉这种状态该怎样解决?细昏沉是一种静,那么这时候就可以用动去破除。也就是说在现在这种思维状态,一旦你堕入某种思维状态,就用与之对立的这种状态去破除。这就是要了解动与静它们是对立的。

第二个就要了解它们之间是互相转化的,就是静极生动和动极生静。静极生动和动极生静这一个应用,最关键的就是在两个方面去应用。在我们平时,你会觉得自己刚上坐的时候,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散乱,一种情况是昏沉。

对于散乱这种情况怎样解决?你就可以在没打坐之前先让自己处于一种动的状态,明显的动的状态。达到哪种情况你再去打坐?就是达到你想去休息,你有一种休息的观念,你不想再去动了,那么这时候再去打坐,就容易处于静中。这一点一般人还是没有体会的,如果你要是身体气脉方面有反应的话这个更容易体会,比如说,你去活动一会之后,你身体气脉方面比较好的话,你会发现这个身体它不由自主会某些穴位开始出现跳动,尤其是头顶百会穴这个地方,它会出现一种轻压感和头发有这种竖立的这种感觉,就是发根有种动、头发有竖立的这样感觉,那么这时候就标志着一点,就是身体逐渐逐渐希望静了,只有在这种情况产生的时候,你再去打坐,效果就特别地好。就是要充分地利用动极生静,你要制造这种动极生静这样的机会去强化实证。

然后,在实证中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会出现静极生动。静极生动的时候,如果你这个情况下没法通过专注去解决,那么你就必须顺应它这个过程,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举例来说,我们在乐坐状态的时候,坐了一段时间之后,你觉得心又散乱了,但是又没法解决这个散乱,那这时候你就要退下来,这是静极生动了,你就不能再去证了。最常见就是在那个酥暖阶段,酥暖形成之后,因为酥暖是建立在专注的静的基础上,这时候专注比较强,但含有静的成分,所以酥暖是最容易丧失的,专注将破坏这个静,这时候你会感觉到自己无法安住于这种酥暖状态,你不由自主会追求,但追求又追求不到,你的心会烦,在这情况下你就要马上停止,要顺应这个静极生动的过程,不能再去实证。如果你再去实证的话,就会出现两种力的互相干扰、互相攻击,就是向心力和离心力互相攻击,很快你就会出现燥热、出汗等等这样的特征。

所以就是在现在这种状态,你要了解两种思维状态“动”与“静”的互相转化。了解转化之后,你要准确地利用这种转化,给自己制造条件,或者顺应这种转化,不让自己出现其他的问题。所以对于静极生动和动极生静的应用要有所握。不过这种应用,将来在你身体气脉方面比较明显的时候,会应用得非常好。在一般人刚刚初学的人往往是应用不好的,也不知道这个怎样应用,因为什么?没有明显的对比。等你身体气脉反应比较明显的时候,也就是动与静这些方面稍稍有一丝变化,立即就会表现得非常明显。就像我们现在思维散乱一样,你只能观察到那个粗的散乱、粗的念头、粗的观念,那种微细的意识流你还根本没办法去观察它。但是当将来你身体气脉方面比较明显,比如说,气机按经络去运行,那么这时候,思维方面稍稍地走神,很小很小的意识流就一下子会放大,就在气脉经络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显,你将很快就会发现这些特征。这就说明一点,就是我们的实证要么在物质方面进行,要么在思维方面进行。在思维方面这些问题你没法解决,那么你就在物质方面下功夫,因为物质方面将会把这些思维方面的问题放大,会明显地表现出来,然后你就可以反过来解决思维方面问题。就像我们刚才说的,气机沿经络运行这个过程,就是解决思维方面那种潜意识的习惯、潜意识的散乱。因为能够体验到身体气脉的人、身体气机运行的人,心已经能够安住于静中,能够达到一定境界,绝不会出现明显的散乱。这时候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沉淀在潜意识里面的那种散乱的习惯,这个问题在发挥作用。所以就是我们通过物质方面的这些表现,能够观察到思维方面的问题,这样就可以通过这个手段进行调整。

同样的我们设置观察外物也是这样的,你能够安住于对外物的观察时候,说明你心不散乱,安住不住的时候,说明是比较散乱。这就是有时候我们的实证一定要注意,所有的实证只有两种方向,一个就是在物质方面进行调整,一个是在思维方面进行调整。由于心物是一体的,所以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调整,还是思维方面调整,本质都是一样的。不要疏忽任何一个方面,二者要结合进行。

(3)外源性思维和内源性思维:

我们对现在这种思维状态的认识都是基于实证的,所以根据实证的需要,我们还可以把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分为“外源性思维”和“内源性思维”。所谓外源性思维就是指主要以外界的人事物为主,这些东西让你的心处于一种散乱状态,它吸引着你,吸引着选择性思维,让你处于一种散乱的状态。这是对于一般初学者来说,实证还没有达到一定层次的人,往往是以外源性思维为主。但对于实证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人,比如说,进入乐坐状态,乐坐进入较高级状态的人,那么这个时候,外源性思维基本是不起作用,最关键的是内在的,内在的产生一些愿望、念头,这就是内源性的思维。

对外源性思维和内源性思维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证当中有个准确的判断,过去人们说过一句话:凡事欲则立,也就是你提前了解,那么当这种境界到来的时候,比如说,乐坐状态到来的时候,你将很快发现这种内源性的思维开始出现,出现之后你能够判断它就是发展到第二个阶段了,第二个阶段必然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时候你不会慌乱,不会在一直在责备自己,责备自己怎么心还在这样想、还在这样散乱?这时候你就会有一个准确的认知,你就会了解,在这个阶段是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所以你会安住于对这种情况的解决。

所以这个就是有时候我们为什么说是要重视理论的学习,理论学习有一个好处是什么?就是前面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你将经过什么样的过程,在了解理论之后,你会准确地掌握。那么当这种境界到来的时候,你能够准确地认知,你不会在这种境界到来之后一片茫然。如果你对这些境界根本都不了解,那么这些境界到来的时候你没法判断,你没法准确去转化,那么这时候,你会处于一种手忙脚乱的状态,这是最容易导致失败的。再一个,尤其是在身体的觉受没有消失之前,几乎所有人的失败都是这样去失败的,前面的路根本就不了解,所以情况到来了又没办法认知,没办法解决,于是就退下来了,如果这些情况你都了解得非常好,那你就不可能去慌乱。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像我们使用选择性注意去实证,观树叶它的飞行的过程,如果你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是必须让时间延长,时间延长到一定程度了,才能够稳定的,那么这样你就绝不可能再去追求,不会对当时境界的判断,你会责备自己,怎么还没有入定啊等等,不会这样去判断,你反而会下决心在时间上下功夫,让这个时间无限地延长、无限地延长。所以,有了这样的认知之后你就能够安住于在时间延长上面,在这个上面下功夫,这样就很容易成功。所以这个就是我们在身体觉受没有消失之前,在欲界定之前,一定要对这之前这段路,实证是怎么样的,将怎样去变化,经过什么样的过程,有哪些实证要素,一定要了解得清清楚楚。

至于到了禅定中的时候,这些通通都不起作用,没必要去了解。禅定中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完全是准确无误的,自然而然的,而且所有人的境界都是一样的,只有欲界定之前是不一样的,禅定中通通都是一样的,没有哪一个人特殊的不得了,他的路和别人不一样,没有这回事的。住于思维本体之后回归如来藏,只要你住于思维本体,那么以后的路也照样都是所有人都一样的,没有特殊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咱们说要了解这个实证的路,掌握理论,重点指的就是欲界定之前,身体觉受完全消失之前,指的是这个过程,因为绝大多数人失败都是在这个地方失败的。

咱们今天就谈到这里吧。咱们总之是把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它的功能和特征基本谈完了。由于咱们现在的实证是基于现在这种思维状态的,所以下去之后还是要把书合上,然后自己静下心来好好地想,想一段时间了,然后再翻开看一下,对照一下,最终把书全部扔掉,让自己能够在生活中自然的潜意识的使用,你对自己思维功能的这种使用,它的变化,一定要达到一个非常准确、非常熟练这种状态,也就是两个要素:非常准确、非常熟练。只有这样,潜意识才能够准确的发挥作用。

所以说是下去之后,就是咱们前几天说的,没事就到大街上去看人、分析人,分析自己、分析别人,这样经常地分析,天天分析,连续分析一个月,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这个实证本身就是非常简单的。只要我们能够了解现在,就一定能够知道未来,知道该怎么办。

思维现象基础研究_讲座06.txt · 最后更改: 2017/01/26 13:04 由 huang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