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关于四禅八定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关于四禅八定 [2016/11/18 12:03]
admin 创建
关于四禅八定 [2016/11/26 21:28] (当前版本)
test
行 14: 行 14:
  
 没有任何关系,初禅到四禅它是住于一种观念,它是住于我所执;那么初地到八地是在打破我执的基础上回归如来藏状态,二者根本就没什么关系的。初禅到四禅是建立在欲界定的基础上,从欲界定向上走一直进入定中,这叫初禅和四禅。那么在欲界定这个地方分为两步,然后直接打破我执进入如来藏,那么是初地和八地,二者是一种平行的,它不存在说我初地和八地是建立在初禅到四禅的基础上。释迦牟尼当年也是进入初禅、四禅,一直到很高的禅定,但是他并没有进入如来藏状态,只是后来又退下来到欲界定这个状态,然后进入如来藏状态,然后再进入初地到八地、九地等等,因为初地就是如来藏状态,见道就是初地,所以这个不存在它们有多大关系。所以以前就谈的就是禅定是“死水不藏龙”,“鬼窟里用事”,这就说明二者的关系,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那种关系的。 没有任何关系,初禅到四禅它是住于一种观念,它是住于我所执;那么初地到八地是在打破我执的基础上回归如来藏状态,二者根本就没什么关系的。初禅到四禅是建立在欲界定的基础上,从欲界定向上走一直进入定中,这叫初禅和四禅。那么在欲界定这个地方分为两步,然后直接打破我执进入如来藏,那么是初地和八地,二者是一种平行的,它不存在说我初地和八地是建立在初禅到四禅的基础上。释迦牟尼当年也是进入初禅、四禅,一直到很高的禅定,但是他并没有进入如来藏状态,只是后来又退下来到欲界定这个状态,然后进入如来藏状态,然后再进入初地到八地、九地等等,因为初地就是如来藏状态,见道就是初地,所以这个不存在它们有多大关系。所以以前就谈的就是禅定是“死水不藏龙”,“鬼窟里用事”,这就说明二者的关系,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那种关系的。
 +
 +**为什么说禅定是鬼窟里用事**
 +这句话是以前一个大师讲的,咱们现在谈一下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理论呢?这就是:​以前有一个人,自诩自己禅定功夫非常好,一坐几天,一坐几个月,就是这样的,以这个作为向人炫耀的一个资本,于是那个大师就说了禅定是鬼窟里用事。咱们先谈一下这个:
 +
 +首先在这个欲界定这个地方,身体的感觉消失,但是还没有真正的彻底的消失。然后接下来就是一种清明的升起,清明的升起,指身体的感觉真正地彻底地消失,得到一种真正的自在。但是呢,随着清明的升起,这个地方就是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这个地方出现什么?出现一种快乐。因为身体的觉受升起一种乐,这种乐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所以许多人在这个地方开始追求这种乐。追求这种乐呢,然后自然而然的,他会向一个高层次的走----初禅、二禅、三禅,向上走。但是这种快乐呢,有时候会破坏他这种境界,不由自主的快乐,快乐之后呢境界消失,所以就出现了第二个层次,叫做“舍”----放弃这种乐。
 +
 +将来你就会体验的到:到那个时候你是自然而然的,他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无法自制的一下子达到了高层次的禅定——四禅,第四个层次,就这样向高层次走。但在高层次有个特征是什么呢?他都是有思维对象的,他是在不同的思维对象上进行的。他的心还是在现在这种思维状态,还没法跳出去的。所以,虽然他能达到更高的层次、非常高的层次,但是呢,因为他还在这种思维状态,他没法自主。就像睡觉一样,睡到一定程度必须醒的。所以虽然他能达到非常高的层次,但是呢,他会自然退失的,到一定程度呢,他的这种定力呢,会自然丧失,丧失之后呢,他同样还会回归到一个非常非常低的维次,非常非常低的维次的世界,像我们说的、道家所说的、佛家所说的鬼道啦、地狱道等等,回归到这种状态。
 +
 +所以呢,这就是大师讲的就是:不要觉得自己有了很高的禅定,觉得这样就自豪了,非常不得了了。这事实上根本没有任何可自豪的,你还是未来的鬼道的人,也就是说候补鬼,候补的,迟早是要掉下去的。所以他就讲了一句话:禅定是鬼窟里用事。为什么是鬼窟里用事?他不能自主。无论你达到多么高的层次,只要你不能自主,只要你的人生不能自主,那么你就不可能得到永恒的快乐,真正的快乐。
 +
 +所以咱们追求的是能够自主的生活。怎样才能自主呢?就是回归思维的根本状态,到这个地方就能自主了,他是不可能退失的,他还是凭着一种愿心的。他如果想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他是要起愿的,发愿的,有这种愿的力量,然后才能回来。而在高层次的思维状态,他要回到我们现在的世界,到一个更低的世界,他不是凭愿力的,他是不希望回来的,但是他没办法,这就是他们的差别。
 +
 +这就是过去大师讲了,禅定是鬼窟里用事,大家只要这样理解就可以,只要知道这一点就可以,就是一个自主的问题。这个其实是非常简单的。
 +
 +所以咱们就是以定石磨智慧剑,定就是提供了一个条件,以定作为一个条件,思维达到一种状态,如果你在这个达到这个状态之后,然后向高层次走,到达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样向上走的时候,那么你怎样才能够回归到思维的根本状态呢?通过两种方法,一种方法就是到了四禅之后观空,咱们以前说过的,观空,观空之后然后自己住于那种空的境界,因为到那个时候他还要解决问题的,解决退的问题,怎样不退,他就观空,这样住于一种顽空、偏空,然后就是合适的外缘打破这种空,打破偏空,打破顽空,得到了真空,所谓的真空就是指的真空生妙有,就是思维的根本状态,只有思维的根本状态才能产生妙有。
 +
 +怎么样观空呢?这个时候根本没必要管,这个不是现在低层次能够做的,这个观空也是不值得这样去追求的。关键是观心的问题不是观空的问题,也就是说按经典来,一定要牢牢的掌握经典,经典上讲的,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从观心上下手。这个观空可以说是方便:观空只是对小乘人讲的,小乘人是没办法的时候才讲禅定;对大乘人讲的是观心,对小乘人讲的是观空;小乘人讲的是禅定,禅定是一种方便法,不是究竟法。
 +
 +
  
关于四禅八定.1479441831.txt.gz · 最后更改: 2016/11/18 12:03 由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