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身体的一丝一毫的觉受就一定不是初禅,要不然这样说的话那初禅太容易了,根本不是这样的,初禅可以说已经很不得了的,真正的实证中能达到初禅的,就包括专业人员在内,也不是说他就是那样轻易地达到的,因为好多的问题他解决不了他也是达不到这种情况的,初禅必须是断呼吸和睡眠,呼吸睡眠没断根本不可能进入初禅的。那么断呼吸就是身体的觉受,身体的觉受根本就没解决是根本不可能进入初禅的,睡眠,也就是说能进入初禅的人他是可以一坐就是一夜,他就完全地就可以不受这个睡眠(束缚),所以这个就是说也不是身体的觉受所能解决的。所以这个只管去证,你不用去看,现在不要说网上了,包括现在正式出版的有些书就是乱写的,现在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所以一定要严格地去证,不用去管那么多。
梧桐树:“未到地定的时候还会听见外界的声音吗?”
可以的,未到地定就已经进入初禅前相,那么真正进入定中,对一切声音都是清清楚楚的,它不仅仅是外界的声音,而且你平时根本就经验不到的声音都照样的。但是在从欲界定向未到地定走,那么这中间有一个阶段,它是因为定心是很死的,它没有脱落,所以说它不是说听不到,而是它不去听,就像一个作发明家的人发明东西的时候他就专注地去做那件事,别人去打扰、喊的时候他就听不到,就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走神的时候,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他照样走神,他根本就不去接受那种信号。那么在欲界定向未到地定走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过程,他只接受当下的那个信号,其他信号根本就插不进来,他不去接受,不是听到听不到的问题,只要他有解剖上的这种听觉神经的传导,那他就一定能听得到,但是他不接受,所以等于没听到,所以这时候有一个过程。那么到了初禅的时候他就有打破这个过程的过程,打破之后他就有对一切的境界,当下的专注但是是等持的,他不是前面住于某一点,只对某一点形成专注,而在定中是对所有的境界形成专注,那么这所有的境界就包括声音,包括他以前就根本听不到的声音,很微细的声音都照样听得清清楚楚,所以这个是一个过程。
“那到四禅岂不是很了不得了!”
这个是四禅你将来去到初禅之后往四禅走的时候也是很容易的,因为这个问题它是一步一步解决的,到那里面有里面的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很快就会有突破的,有的也是很短的时间内就突破到四禅,也不是你想象的现在说初禅就很不容易了那四禅肯定很难很难了,这个不是这样的。因为真正到了定中的时候,其实问题的解决并不是象现在想像这样难,因为它在同一种思维状态下,同一个界面内,而我们现在是和定中截然不同的两种界面,思维界面,所以它就不容易,等你真正突破了这个界面,进入到那种状态了,那它就是很容易的,所以只要你能达到初禅,那么四禅就是随手拈来的,一点都不难。
“初禅到四禅与初地到八地是什么关系?”
没有任何关系,初禅到四禅它是住于一种观念,它是住于我所执;那么初地到八地是在打破我执的基础上回归如来藏状态,二者根本就没什么关系的。初禅到四禅是建立在欲界定的基础上,从欲界定向上走一直进入定中,这叫初禅和四禅。那么在欲界定这个地方分为两步,然后直接打破我执进入如来藏,那么是初地和八地,二者是一种平行的,它不存在说我初地和八地是建立在初禅到四禅的基础上。释迦牟尼当年也是进入初禅、四禅,一直到很高的禅定,但是他并没有进入如来藏状态,只是后来又退下来到欲界定这个状态,然后进入如来藏状态,然后再进入初地到八地、九地等等,因为初地就是如来藏状态,见道就是初地,所以这个不存在它们有多大关系。所以以前就谈的就是禅定是“死水不藏龙”,“鬼窟里用事”,这就说明二者的关系,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那种关系的。
为什么说禅定是鬼窟里用事 这句话是以前一个大师讲的,咱们现在谈一下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理论呢?这就是:以前有一个人,自诩自己禅定功夫非常好,一坐几天,一坐几个月,就是这样的,以这个作为向人炫耀的一个资本,于是那个大师就说了禅定是鬼窟里用事。咱们先谈一下这个:
首先在这个欲界定这个地方,身体的感觉消失,但是还没有真正的彻底的消失。然后接下来就是一种清明的升起,清明的升起,指身体的感觉真正地彻底地消失,得到一种真正的自在。但是呢,随着清明的升起,这个地方就是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这个地方出现什么?出现一种快乐。因为身体的觉受升起一种乐,这种乐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所以许多人在这个地方开始追求这种乐。追求这种乐呢,然后自然而然的,他会向一个高层次的走—-初禅、二禅、三禅,向上走。但是这种快乐呢,有时候会破坏他这种境界,不由自主的快乐,快乐之后呢境界消失,所以就出现了第二个层次,叫做“舍”—-放弃这种乐。
将来你就会体验的到:到那个时候你是自然而然的,他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无法自制的一下子达到了高层次的禅定——四禅,第四个层次,就这样向高层次走。但在高层次有个特征是什么呢?他都是有思维对象的,他是在不同的思维对象上进行的。他的心还是在现在这种思维状态,还没法跳出去的。所以,虽然他能达到更高的层次、非常高的层次,但是呢,因为他还在这种思维状态,他没法自主。就像睡觉一样,睡到一定程度必须醒的。所以虽然他能达到非常高的层次,但是呢,他会自然退失的,到一定程度呢,他的这种定力呢,会自然丧失,丧失之后呢,他同样还会回归到一个非常非常低的维次,非常非常低的维次的世界,像我们说的、道家所说的、佛家所说的鬼道啦、地狱道等等,回归到这种状态。
所以呢,这就是大师讲的就是:不要觉得自己有了很高的禅定,觉得这样就自豪了,非常不得了了。这事实上根本没有任何可自豪的,你还是未来的鬼道的人,也就是说候补鬼,候补的,迟早是要掉下去的。所以他就讲了一句话:禅定是鬼窟里用事。为什么是鬼窟里用事?他不能自主。无论你达到多么高的层次,只要你不能自主,只要你的人生不能自主,那么你就不可能得到永恒的快乐,真正的快乐。
所以咱们追求的是能够自主的生活。怎样才能自主呢?就是回归思维的根本状态,到这个地方就能自主了,他是不可能退失的,他还是凭着一种愿心的。他如果想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他是要起愿的,发愿的,有这种愿的力量,然后才能回来。而在高层次的思维状态,他要回到我们现在的世界,到一个更低的世界,他不是凭愿力的,他是不希望回来的,但是他没办法,这就是他们的差别。
这就是过去大师讲了,禅定是鬼窟里用事,大家只要这样理解就可以,只要知道这一点就可以,就是一个自主的问题。这个其实是非常简单的。
所以咱们就是以定石磨智慧剑,定就是提供了一个条件,以定作为一个条件,思维达到一种状态,如果你在这个达到这个状态之后,然后向高层次走,到达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样向上走的时候,那么你怎样才能够回归到思维的根本状态呢?通过两种方法,一种方法就是到了四禅之后观空,咱们以前说过的,观空,观空之后然后自己住于那种空的境界,因为到那个时候他还要解决问题的,解决退的问题,怎样不退,他就观空,这样住于一种顽空、偏空,然后就是合适的外缘打破这种空,打破偏空,打破顽空,得到了真空,所谓的真空就是指的真空生妙有,就是思维的根本状态,只有思维的根本状态才能产生妙有。
怎么样观空呢?这个时候根本没必要管,这个不是现在低层次能够做的,这个观空也是不值得这样去追求的。关键是观心的问题不是观空的问题,也就是说按经典来,一定要牢牢的掌握经典,经典上讲的,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从观心上下手。这个观空可以说是方便:观空只是对小乘人讲的,小乘人是没办法的时候才讲禅定;对大乘人讲的是观心,对小乘人讲的是观空;小乘人讲的是禅定,禅定是一种方便法,不是究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