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佛家和道家在实证方面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实证问题汇编(7) 佛与道

问:佛家和道家在实证方面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答:

无论佛家和道家,它们都是修行,也就是说它们属于同一们学科。既属同一们学科,但在实证方面却分为两家,这是因为它们在实证方面各有不同,各有侧重。

我们知道世界只有一个源头,那就是如来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根本状态”),无论佛家还是道家,它们的源头是一致的,都是同一个源头。

通过《思维现象基础研究》的学习我们知道,伴随着“执着心力”的突然升起,我们将从如来藏进入“思维衍生状态”。“执着心力”就像浪花一样,是一种波动很大的心力,是一种波动很大的作用力。如果我们用“电机”作比喻,那么如来藏就相当于电机处于静止状态,而执着心力则相当于电机进入工作状态。电机无论工作还是不工作,从根本上说都是电机本身,也就是说电机具有工作和非工作两种状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广义的如来藏具有工作和非工作两种状态,其中“根本状态”相当于如来藏的非工作状态,而“衍生状态”则相当于如来藏的工作状态。

佛家侧重于研究“根本状态”,也就是侧重于研究如来藏的非工作状态,与之相反,道家侧重于研究如来藏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是执着心力的作用状态,执着心力是逐渐强化的,当执着心力强化到一定程度,将产生“选择性思维”。随着“选择性思维”的产生,将形成“观察与被观察”关系。通过量子力学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是“观察与被观察”关系的描述,很显然研究如来藏的工作状态其实就是研究执着心力,就是研究物质。由此可见,道家侧重于研究执着心力的使用问题,侧重于研究物质。衍生状态受执着心和柔软心的双重作用,千姿百态的物质正是这两种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很显然从根本上说研究物质其实就是研究这两种力的作用关系和作用规律。

明白了佛家和道家的联系和区别,我们就能在借助物质进行实证的时候进行正确处理,举例来说:当我们的胳膊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疼痛时,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个疼痛呢?如果我们的目的是回归“根本状态”,那么我们就要侧重于观察作用力的逐渐消失过程,也就是要客观地观察疼痛的生灭过程,要观察其逐渐消失的过程,并通过这个消失过程逐渐认识和掌握执着心力这种作用力的消减规律。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只能使用“普遍性留意”似有似无若即若离地进行观察。

这正是四念处所使用的方法,这种处理方法就是佛家所使用的方法。反过来,假若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和掌握“疼痛”这种物质现象,并通过这种物质现象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物质演变规律,最终实现自由使用各种物质的目的,那么我们就必须使用“选择性思维”这种思维功能处理“疼痛”这种物质现象。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要忘我地投入对“疼痛”这种物质现象的体验,并在体验中借助疼痛的轻重变化而逐渐认识和掌握柔软心和执着心之间此消彼长的作用规律,这样就能由此而发现微观物质,认识和掌握微观物质和宏观物质之间的演变规律,最终实现自由使用不同层次各种物质的目的。

虽然佛家侧重于研究非作用,但我们并不能由此而认为佛家不研究物质的使用问题。事实上佛家也很重视对物质使用问题的研究,因为我们当前毕竟处在物质世界,必须解决物质问题。与道家不同的是,佛家在研究物质时并不是从物质现象研究起,而是直接研究物质的本质。物质的本质是柔软心和执着心的相互作用,佛家通过研究“非作用”认识和掌握了柔软心,这样就能从柔软心的角度认识和掌握这两种心力的作用关系,从而直接证入物质的最高层次“光珠”,然后自上而下认识和掌握物质的演变规律,最终实现自由使用各种物质的目的。

明白了佛家和道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我们就不仅能够在实证中提高实证效率,而且能够做到准确实证,提高实证的准确性。

佛家和道家在实证方面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txt · 最后更改: 2016/10/25 22:34 由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