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实用流程1 [2016/10/25 09:50] test |
实用流程1 [2016/10/25 16:20] (当前版本) admin [实用实证流程1] |
||
---|---|---|---|
行 1: | 行 1: | ||
=====实用实证流程1===== | =====实用实证流程1===== | ||
+ | |||
+ | 打坐姿势->放松->观手->观心 | ||
^步骤^操作^目的^进入下一个步骤的标准^要点^ | ^步骤^操作^目的^进入下一个步骤的标准^要点^ | ||
- | |步骤1|[[#打坐姿势|打坐姿势]]|容易进入潜意识状态|舒适|姿势不重要,舒适第一位| | + | |步骤1 |[[#打坐姿势|打坐姿势]]|容易进入潜意识状态|舒适|姿势不重要,舒适第一位| |
- | |步骤2|[[#放松|放松]]|放松明显紧张的肌肉群|无明显紧张部位|放松逻辑思维相关肌肉群,先近再远,从明显到不明显| | + | |步骤2 |[[#放松|放松]]|放松明显紧张的肌肉群|无明显紧张部位|放松逻辑思维相关肌肉群,先近再远,从明显到不明显| |
- | |步骤3|[[#观手|观手]]|进入狭|身体觉收基本消失|单点突破| | + | |步骤3 |[[#观手|观手]]|斩断相续性思维|身体觉收基本消失|单点突破| |
- | |步骤4|[[#观心|观心]]| |念头间隔|不加入其他观念,不抵触念头| | + | |步骤4 |[[#观心|观心]]|住于[[思维本体]]|念头间隔|不加入其他观念,不抵触念头| |
====打坐姿势==== | ====打坐姿势==== | ||
行 19: | 行 21: | ||
* 进入下一步标准: | * 进入下一步标准: | ||
* 要点: | * 要点: | ||
- | * 更多请见 [[实证方法:放松与入静|更多请点击《放松与入静》系列文章]] | + | * [[实证方法:放松与入静|更多请点击《放松与入静》系列文章]] |
====观手==== | ====观手==== | ||
行 26: | 行 28: | ||
* 进入下一步标准: | * 进入下一步标准: | ||
* 要点: | * 要点: | ||
- | * 更多请见 [[实证方法:观手|更多请点击《观手》系列文章]] | + | * [[实证方法:观手|更多请点击《观手》系列文章]] |
行 34: | 行 36: | ||
* 进入下一步标准: | * 进入下一步标准: | ||
* 要点: | * 要点: | ||
- | * 更多请见 [[实证方法:观心|更多请点击《观心》系列文章]] | + | * [[实证方法:观心|更多请点击《观心》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