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

师兄:昨天整个都没有瞌睡的感觉,特清爽。空气都不一样。特别清凉的那种感觉。有念头来也赶不走它,我自己想,它还是那么清明,特别好。

老师:对,这样起坐之后会感觉身心清爽,就是特别美好。

师兄:早上起来我想这一晚上都没有瞌睡,睡一觉吧,可就是睡不着还特精神,精神状态特别好。

老师:对,这种休息比睡眠的休息好得多,很不错的。

师兄:她经常这样躺着练的。

老师:这就可以,躺着就可以,这一关它是一个苦受,它能打破你的乐,也就是你走的路是哪条路,走的是乐受的话就把身体这一关跳过去,跳过去很快就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就尽快的入定,入定之后再说别的。

师兄:前天就按照您说的把苦受绕过去了,就再没有那种感觉了,我一开始总结这两天晚上刚开始坐的时候心里有点烦,有点烦我就开始祈求你加持我,呵呵呵呵,祈请老师加持我然后就感觉清凉慢慢就升起了,就能安定下来了,要不就这痒那痒的。

老师:对,痒那都是苦受,就尽快的排除然后绕过去,以后有更好的境界,实际真正的精进是建立在乐受的基础上,一个境界一个境界的出现吸引你不断向上证,这就是本能所发挥的作用,快乐的本能。

师兄:今天早上烦得不得了,观到烦了,怎么坐都不舒服。

老师:那就是追求了。

师兄:发现了,作意太重了,坐之前就想追求。

老师:没事就坐在这里打瞌睡,可以对治。

师兄:昨晚还不困,就是想点头还不点头,想走神还走的不远,然后还不舒服,折腾了一晚。

老师:观打瞌睡也是观苦受的,因为打瞌睡就是建立在走神的基础上,也是观苦受的,所以那个需要毅力的。

师兄:老师您说,我是吃饭昏沉不吃饭也昏沉,那怎么办呢?

老师:练柔软心,把柔软心练起来,柔软心练起来就可以了。

师兄:老师你说像我这种如果今天还出现这种清明的话,接下来要怎么观才好?

老师:如果那种境界你熟知的话,那就先住那种境界也行,至少自己先得到一个乐,以后就有一个精进的基础,同时对这种境界清楚,然后再向上观的时候,只需要加入一点,就是观到专注到一点,因为这种境界你熟悉之后,比如说你再观树叶的飘落,观树叶飘落的时候你很快就能达到这种景界,无非是顺着这种境界顺势而为,不要再突然的设置一个景,顺着这个境界走。比如说观树叶的飘落,这时候你就又达到刚才那种身心清凉的境界,然后慢慢的你再观这个树叶的脉络,或者是树叶飘落的过程,流动的过程,就这样顺着这个景走,因为这个基础打牢了,就一星期时间就入定了。

师兄:放松不长时间就达到这种状态了。

老师:对,就是这样,对于这种境界熟悉之后很快就会进入那种境界。

师兄:听你讲之后再坐心里就不是那么害怕了,因为那时候老是每次要给自己定多长时间,怕也得上座,昨天坐到腿疼之后就把腿这样分开,那时候看两个手,感觉没什么念头,我就看看这是昏沉还是什么静啊,我感觉想动一下头的时候,也是感觉很麻木,看到自己的腿感觉不像自己的,想动的时候要刻意的动,然后感觉自己像是昏沉了。

老师:在观身体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这一阶段你要是觉得身体这一关不容易突破的话,那就跳过去,不用观身体任何觉受,因为观身体任何觉受,也就是即使你达到意生身这种状态,它也仅仅只是欲界定之前的境界,不能通过观身体觉受证入定中,因为他是住于这种身体,因为身体是欲界定以内的事的,体验欲界定以内的境界,就是住于欲界定的,住于这种物质状态,你就体验着这种物质状态的境界,而且观身体容易堕入昏沉。所以就是跳过身体,先入定之后再说以后的事。

师兄:这种情况怎么破?

老师:这种情况破可以直接观身体,观身体破,也就是说练到一定程度了,经过一个月两个月,一般一百天的时间,这个基础就打牢了,观身体,观这种暖,或者观身体的麻,或者身体任何的感觉,稍稍一观身体一下就消失,这需要一个基础,这没有两三个月是不行的,所以如果在咱们这么短的时间内,想要达到入定,几天时间达到入定,就跳过去,绕过身体,绕过身体观,不再在身体走,然后这能基本上几天时间就差不多了。你就可以设置另外的景,身体外的景,就这样走乐受的路,乐受的路比较轻松。

师兄:观手不是很快吗?我还一直在观手。

老师:主要就是跳过身体,跳过身体这样走。

师兄:观手很快就可以使身体消失了?

老师:也可以,这需要一定功夫的,到一定时候,像她有那个基础,像这方面比较容易一点,像空静自然有那个基础,也就稍微放松身体一下子就没有,那个需要一个过程,没有一段时间是达不到这种状态的。

师兄:那身空之后就观念头是不?

老师:恩。

师兄:现在是观慢动作,仔细的观慢动作,自己也知道进去了,进去了之后后来有念头,但是逻辑思维想让它继续想下去,但是想不下去了,隔一段时间我听到儿子翻书的声音,突然那个时候不可抑止的有一个念头出来,就是孩子,这样。

老师:这是一个静景,静的景界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定境没有这样的。

师兄:然后就自己平复一下,好像还是能进去,后来听到隔壁门响,下来了。

老师:静的境界是容易被外境破的,比如说你现在坐在这里,你们觉得外面吵,那是因为你们现在住于静中,如果你们真正住于定中,外面就是几个人打架也没事,因为真正的禅定是在十字街头练的,不是在这种静景的,咱们今天上午和闲散人举的例子一样,爱迪生搞发明,他就专注的很,别人喊都不行,喊不过去,定是非常专注的,比爱迪生搞发明还要专注,外境是破不了的,所以过去大师说过一句话,十字街头正好练禅定。

师兄:那种静的情况下,怎么样再继续观?

老师:继续向前发展,就是要么你继续观慢动作,将动未动处走,要么就是观微细,向细处发展。

师兄:观心也可以吗?

老师:对,观心也可以,观念头。

师兄:观念头起处?

老师:对,观心在干什么,观心,观念头在干什么,当下在干什么,发现干什么就放下什么。

师兄:那在观它的时候,观自己知道在观的时候,念头就不出,观着观着没念头了。

老师:观着观着没念头了,不知道干什么了,这就是身体觉受消失之前,在欲界定之前会出现这种情况,你观的过程中进入了静,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设置其它的观察点,或者是直接你就破,比如说念头现在不起了,不起了怎么办,找心在干什么,你心等待本身也是一个念,或者是你在等待,或者警惕,警惕这念头出,不让念头出,两种情况。就是一种情况你是害怕念头出来,你想出一个排一个,也就警惕的观察它,另一个就是追求,追求某种境界,追求无念这个境界,追求也是一种错误,发现念头等待念头,这个时候你看自己心在干什么,反过来,你没念头的时候你观察心在干什么,心干什么你就放下什么,当你放下的时候念头就又起,又起再观。就是反反复复的。就这样反反复复的,然后就进入定中。

师兄:今天早上观音跟闻东西都感觉离自己好远?

老师:对,静中就出现这种时空感,类似于延迟一样,感觉延迟一样,就像咱们练四念处,刚开始这个手都是随心应手,心灵手巧的,练四念处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是和这个身体有分离的,他必须指挥这个身体动,也就是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有这种感觉的分离。

师兄:对,就好像有个什么东西隔着自己一样,声音也是被隔了一下,嗅觉也是就好像有什么东西隔了一下。

老师:对,有一种分离,这个是层次到了一定程度了。

师兄:观心的操作是怎样的?

老师:刚开始坐在这里你开始观自己散乱心,因为这个时间慢慢延长,他会形成一个习惯,就是觉察念头,然后你再放下念头,这样一个觉察和放下的习惯,警觉的观察这个念头,练警觉心的念头,也是练禅定的,只不过这种你住于了一个观念,就是觉察。逐渐逐渐念头不会再走了,不会再这样随着念头跑了,走神现象越来越少,你走神现象越来越少,很难再走神了,这时候念头来,马上觉知,念头来马上看到,看到这个时候还是不是非常容易打破的。逐渐逐渐念头能够打破,能够打破后逐渐进入一个阶段,就是你说的慢慢念头不起,不起之后你再观,反过来观,反过来观自己心在干什么,因为警惕心的原因,这时候你再反过来观,反过来观的过程就是破警觉心的过程。警觉心一破,思维重新活泼起来,活泼起来之后念头开始一个一个出,出一个消一个,出一个消一个,就进入这个阶段,只有在这时候才是住于思维本体。警觉心破了之后,念头非常活泼的,当然任何一个念头都不可能出现第二念,出现一个马上消失,不断的出,就像那个鱼一样,不断跳出来马上消失,跳出来马上消失,这个阶段才是欲界定,住于思维本体。然后将来你想向定中走,你就往定中走,自然就进入定中,进入初禅。重点就是没念头出的时候,就破警觉心,观自己心在干什么,心一定是有所做的,心不可能停止的,这就是如来藏是永动机,永远不可能停止的,一定是在动的,所以你就观察在干什么,你观察自己在等待念头,马上放弃,等待也是个念,然后你想排除念头,排除也是一个念,把它排除,一直这样。咱们实证日志上都有,坐看云起时和空静自然都有这个观心的描述,都写到这个地方了,也就是人家都证到这个地方了,你也能证到。

师兄:没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老师:你不知道在说什么,对的。也就是思维的习惯性,在那个地方出现了,这时候无非打破那种作意,练那个入定,刚开始是必须盯住一点,刚开始练的目的,盯这个一点是破这个散乱心,真正入定的人是不盯任何一点的,所有的整体都清清楚楚,所有的微细处都是清清楚楚的,所以这个过程就是,破警觉心的过程,不让心盯着某一点。

问:静和昏沉有什么区别?二者如何分别?

老师:昏沉属于静的一种,静分很多层次的,一种是深昏沉,睡眠,睡眠也是静,在欲界定之前,咱们有身体觉受之前,咱们的觉受只有动和静两种状态。也就是排除了动,排除了平时的思维,排除了白天这种活动之外,其它的全部都是静。静无非就是深昏沉的状态,就是睡眠;细昏沉的状态,就是你能感觉到念头起你控制不住,你就是细昏沉,走神,严重的走神过程,出现一些症状,出现走神控制不住,然后身体方面出现困倦,然后再向上走,逐渐逐渐会出现一种清明,刚开始你对清明的认知比较不明显,清明不是非常强,但是能感到轻松,一种快乐,一种乐升起。不像细昏沉,都是困倦,一种苦受,感觉白天起来还是头脑不清醒,蒙蒙的。再向上走的时候,达到稳定的时候,会达到高度的清明,但在开天目之前的,这个也是比较高的境界,清明,然后出现一些浑身的轻松,乐感,没有疲倦感,然后再向上走的时候就是一种定力开始升起,随着清明升起,定力升起,然后前面的静景开始破坏,就是出现这种念头开始多起来然后境界开始闪烁,境界闪烁之后,马上就进入欲界定,就是一般的天道的境界,马上就可以看到,这整个过程都是静的,无非是随着层次的提高,定力逐渐逐渐升起。

问:有的人就是昏沉他也必须经过这个阶段?有的个别人比较清明就没有这个阶段?就过去了?

老师:对,昏沉经过认知就可以,一步一步认知昏沉这个过程,觉知力越来越强,慢慢它就打破了,就提升了。而身体素质好,你基础打的好,气脉比较好,练气功或者道家功的人,身体这一关比较好,稍微放松一下子就达到清明状态。因为这之前的昏沉通通都是身体导致的,静也是很多境界。

问:观察对象和观法不是一回事?一个观察对象可以用心不同去向不同,就是观这一个东西可以分不同阶段,观美好是静,观专注就是定,那是观法,别和观察对象混在一起,好像有的人混在一起了。没分清楚。

老师:对对,像这同一个桌子,你在观,入定的人他也在观,但观法不一样,观和观不一样,这个世界的所有景物,入定的人同样清清楚楚,将来到欲界定你就能体会到,同样是这个景,你用肉眼去观的时候,和你开天目用天眼去观的时候,觉受是一点不一样,错的很远,然后入定的人再去观的时候和你欲界定的人观的时候又不一样。所以境界是一样的,关键你的用心怎样用,心不是向定中用心,无论你怎样练,练上十年八年,也永远不可能入定的,因为心不是那样用功的。

师兄:观不住就是散乱心很严重?

老师:对,就是你进入哪种物质世界,一个一个层次的,每个物质世界都有它的特征,你想进入那个世界你必须和它那个特征相应,才能进入,要不然无论你怎样练都做不到,不是说就练练一辈子就能达到那种境界的。

师兄:观树叶的飘落,把自己和树叶融在一起,就是自己变成树叶可以吗?

老师:可以,可以融在一起,也可以不融在一起,融在一起就观着观着就相当于观手一样,别人观的时候用的观法就是树叶它自己的飘落,你观的时候无非是观树叶的运动过程,你观的时候就和观吃饭那个慢动作一样的,也行的,无论怎样都可以。

师兄:我觉得还是观法,观法不同去向不同。就是观树叶想干什么,目的得清楚,观专注,就观细微,观慢动作,要是想散乱的时候观静,就观它优美,那种景界,往那汇。用心不同去向不同,观法和观察对象分开。

老师:对,就是观法不同的问题。

师兄:如果观的时候,想和境界融为一体,但是一观境界就化为空气,就没了。

老师:那就是一个昏沉,观不住了,观不住就失去所缘了。(学生插话:昏沉也观不住,散乱也观不住。观住了,就昏沉也没有,散乱也没有,就非常清明了,清明就是专注的一种)对,专注提不起来,清明根本提不起来,如果他要没那种专注,他根本提不到那种程层次,就慢慢堕入睡眠了。

师兄:观睡眠的时候,有时候打坐头点一下,这个点头的刹那,怎么观?

老师:只要认知就行,对这整个过程清清楚楚的,它点头,知道它点头,然后头再抬起,再慢慢抬,保持一种慢和觉知。

师兄:躺着观,慢慢身上有一种融化的感觉,可是搞不掉,观了一会就睡着了,等我起来就两点了,我觉得这样放松比较好,好像比打坐要快。

老师:对,跳过身体这一关,直接在心上走。

师兄:观心也是一种方法哦?观那种树叶飘落都属于它吗?

老师:对,观心是从思维上走的,身体是一种物质状态,观心能跳过这个物质状态,它是从身体外走的,这个相对比较容易操作一点。

师兄:感觉胀

老师:那也是身体上的,身体上所有觉受要么是苦受,要么是乐受。苦受都是刚强心的原因,乐受都是因为柔软心提起,然后能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