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还是先看334页:
附:“思维根本状态”的相似鉴别(辨伪)
“辨伪”就是对疑似“思维根本状态”,也就是疑似“如来藏”进行一些辨别。就是有的人证到某些状态,他认为自己证入的是如来藏,对这一个我们进行辨别,主要是对一些常见的这些状态的辨别。
一、“思维衍生状态的高级状态”与“思维根本状态”的区别
最容易和如来藏混淆的一些状态,其中一个就是高级禅定中。高级禅定中,其中又有一个最容易混淆的一个状态就是观无我,经过一种特殊的观法,这个观无我这种方法,证入这种疑似的如来藏状态。
1. 保持“无念”与希望有念
我们在禅定中是住于念头和念头之间距离的,也就是住于念头之间那种没有念头那个空间的,前一个念头下去,后一个念头还没有升起,住于这个阶段,这就是我们在禅定中共同的一个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总希望念头不要升起,也就是你有一种观念,就是要保持这种无念的状态,在这一点,它仍然属于住于思维内容,也就是一切禅定都是住于思维内容的,一切禅定都是在思维内容上进行调整。为什么我们会进入这种状态?这是因为我们平时就生活在思维内容状态,也就是我们平时就在各种思维内容里面绕来绕去的,因此我们往往认为实证也是这样的。
同时思维具有习惯性,思维又是在潜意识的主导下进行的,这就导致我们在实证中,往往不由自主地,只能在思维内容方面进行调整,只要我们在思维内容方面进行调整,那么我们就最终的结果就是住于思维内容。
我们在思维内容方面怎样进行调整?因为我们平时念头非常多,我们主观上认为这种念头纷繁复杂的状态不好,由于我们这样认为,所以潜意识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自然而然地会排除这些念头,排除念头的结果就是其他念头没法产生,最终我们住于其中一个观念,就是住于“排除念头”这个观念,也就是禅定中我们是住于这个观念的,就是排除念头不让念头起,这也是一种思维内容,也是一种相续性思维内容,但这是单一念头的相续性,单一观念的相续性。这就是我们要认识一下禅定的本质。正是因为我们希望保持无念,所以它不属于如来藏,也就是禅定中不属于如来藏状态。
在如来藏状态是念头根本就不可能产生,这时候我们反而“希望”能够产生念头,因为产生念头这是一种功能,是执着心形成的一种功能,我们希望重新拥有这种产生念头的能力。这是这两种心里的状态正好是相反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检验自己是不是证入如来藏,其中一个标准,就是:你在那种状态,你是希望保持无念的状态,还是希望有念头?这是其中一个标准。要牢记我们在如来藏状态是和禅定中正好相反,是希望有念头,希望能够产生念头,希望能够重新拥有这种功能。
2. 真“无我”与假“无我”
这个牵扯到观法。关于观法咱们以前谈过了。在思维内容方面进行调整,所用的实证方法是“止”和“观”,“止”就是让思维不再散乱,这样我们能够住于一种状态,但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所以这时候我们要使用观法,“观”的目的是希望自己能够住于禅定中,住于高级禅定。也就是说我们用“止”的方法进入禅定中了,然后怎样在禅定中能够稳定下来?那就必须用“观”的方法,为什么用“观”的方法能够住于高级禅定?因为在高级禅定中,对我们这种状态能够产生最根本破坏的就是念头,没有其他的能力能够破坏我们,外界的一切因素,都不可能对我们产生根本的破坏作用,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是真正的内因起作用,只要我们不跟着念头跑就一定不可能退失,导致我们退失的就是那些自动出现的念头。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克服这些念头,怎样克服?那就是我们使用一些观念,比如说“空、无我、无想、非想非非想”就这些观念,这些观念它的执着心力比较弱,与那些产生念头的执着心力相比,这些观念的执着心力很弱。当我们住于这些比较弱的执着心力的时候我们就能够稳定地安住于高级禅定中。所以在这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了解为什么观?观的原理是什么?观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的结果又是什么?
那么其中一种观法就是比较特殊的观法就是“观无我”。
怎样观无我?就是想象自己,用无我的观念就是把自己碎为微尘,就是完全地粉碎自我,融入山河大地,用这样的观想,那么念头很快就不再产生。这个将来大家到禅定中去体验一下,在念头还是隔一会儿产生,这时候你怎样让这些念头彻底地消失?那么其中一种方法就是这样,这样想象、这样观无我,“观”之后,念头立刻就没有。那么由于是你这样去“观”的,是住于其中一种观念的,执着心力并没有完全排除,也就是说这时候仅仅只是伏下执着心力,过一段时间执着心力还会重新发挥作用,念头还会自动产生,也就是说我们将从这种状态退失。
从这种状态退失之后,(怎样是退失?就是念头重新出现就叫退失了),那么出现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就是“我”,就是“我”这个念头,因为你前面是通过“观无我”而证入这种状态的,那么退失之后,你将见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这个时候如果是你能够重新用观无我这种观法,那么这时候这个“我”这个念头马上就会消灭,你会重新回归刚才那种状态。也就是在这个地方,“我”这个观念产生之后,立刻用“无我”这种观法,那么“我”这个念头马上消灭,就这样“我”与“无我”这个状态就是来来回回瞬间生灭,也就是在这个地方你会发现“我”这个念头是瞬间生灭的。
如果我们在“我”这个念头产生之后,如果任其自由发展,那么很快就会产生“他”这个念头,也就是这一对一对相反的念头就会相续地产生,那么我们将从这种禅定状态退失。这就是真无我与假无我。
通过这种观法,我们也能观到“我”这个念头,只要观到这个念头,就是破除“我见”,一定要了解这一点,“我见”不是你想怎样破就破除的,必须你证入这种状态,了解到“我”是一个念头,然后才能破除“我见”。虽然破除“我见”,但并不破除“执着”,在这个地方没有破除“执着”。因为什么?你是仍然是住于思维内容的,仍然是执着心在发生作用的,所以这里是不破除“执着”的。
我们真正回归如来藏之后,是同时破除“我执”的,既破除“我见”又破除“执着”。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一点,就是:回归如来藏是不需要使用任何观法的,只要你有观法,你就永远不可能回归如来藏。因为一切的“观法”都是住于思维内容。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要认为在禅定中我们通过一种观法就可以回归如来藏,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你无论你观什么,你就一定会住于那种观念,你一定是在使用那种观念,最终必然会住于那种观念,那种观念就是思维内容,你始终是在思维内容。所以回归如来藏是通过“破”的,而不是通过“观”的,不能使用任何观法的。
这就是说用“无我”这种特殊的观法,你也能证到“对立分别念状态”。但这并不代表你使用这种观法真的证入了“思维根本状态”,真的证入了“无我”状态。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
(1)你是在保持这种无念、无我的状态的,那么在如来藏正好相反是希望能够重新产生这些念头。
(2)如果是通过观“无我”证入无念状态的,那么从这种状态退出来时,没有“心动”这个过程,因为我们其实一直都处于“执着心”作用下,也就是说是没有破除“执着心”,你不会去发现“执着心”突然产生,也就是不会经历执着心突然产生这个心动的过程。
(3)在思维衍生状态,我们的任何努力最终都必然导致住于你所努力的那种观念上,也就是观法,你的一切的观法都最终是一个牢笼,是一个陷阱,也就是是一个火坑。我们当前这种状态和禅定中的状态,那么一定要注意的,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你所使用的一切观法都是思维内容,这个是非常关键的,不要妄想自己能够通过某种观法就能够回归如来藏,这是根本错误的,这是观念上的错误、原理上的错误,这一点我们一定要了解原理:第一次回归如来藏一定是通过破的,通过破才能回归如来藏。
二、误以为“惊呆”的状态是“思维根本状态”
前面的高级禅定的状态和如来藏的区别,指的是实证有一定基础的人,也就是说能够经常证入禅定中,能够一坐几天,达到这样功夫的人,容易犯的一个问题。这里是误以为惊呆的状态是思维根本状态是如来藏状态,这指的是一般的人,没有进入过禅定,也就是连禅定功夫都没有的人,他容易把惊呆的状态认为是思维根本状态是如来藏状态。因为惊呆这种状态是不可能发生在禅定中的,禅定是不受外因左右的,外界的环境对禅定中的人丝毫不起作用,也就是说你不可能去从根本上动摇禅定中的人,你所做的一切的行为、外界的一切的音声,一定要通过禅定中的人才能起作用,也就是说他想反应的时候才能反应,他不希望反应的时候,绝不可能产生反应。比如说,在禅定中的人,你在他身边制造一种声音,突然惊吓一下,对他来说是丝毫不起作用的,他可以反应,也可以不反应,他有自主决定性的,他决定反应的时候,他还要想办法去反应,他不想反应的时候,无论你怎样在他身边又蹦又跳,丝毫不会影响他,一定要牢记这一点,这一点和惊呆状态是不一样的。
惊呆状态是外因可破的,也就是你正在处于一种静中的时候,外因突然到来,会一下子把你惊吓住,你会进入惊呆状态,这种情况对禅定中的人来说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惊呆状态仅仅是指禅定之前这种状态,也就是相续性思维,因为相续性思维具有动和静两种状态,也就是惊呆状态唯一只能发生在相续性思维状态,在思维其他的任何状态,就绝不可能出现这种惊呆的情况。这个需要我们了解惊呆产生的基础,惊呆产生的状态,也就是在相续性思维这种状态,在相续性思维里面处于静的状态才会产生惊呆。
为什么在静的状态会产生惊呆?因为静的状态我们失去了那种快速反应能力,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处于这种动态中,在动态中我们具有这种快速的反应能力,也就是我们做事非常灵敏,像打羽毛球的人,反应非常灵敏,打乒乓球的人,反应非常灵敏。但是在静的状态,我们反应不灵敏,也就是说功能处于一种最低的一种活动状态,这时候突发的外因袭来,突发的外因是需要我们去进行灵敏的反应的,但是我们没有这种能力,所以突发的外因到来之后,是一下子破了我们那种功能,也就是反应的功能,把这种功能破坏了,导致我们不知道该怎样反应,我们将丧失对外界的应变能力,一定要了解惊呆状态它的原理是什么。这个咱们以前也谈过,就像一个电动机一样,它处于一个低速运转的状态,你把它的电压一下子推到很高,电流强度非常的大,瞬间就把它的功能摧毁了。就像这个你常用的电器,它有一个电压负荷范围的,超过这个范围就把它摧毁了。也就是说在这种功能比较低的状态下,也就是相续性思维运转不是高速的情况下,突发的外因就一下子会使你处于惊呆状态。
然后我们就可以思考,在实证中,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是处于那种功能比较低的状态、应变能力比较低的状态?就是处于静中。生活中的人是处在那种走神的状态,或者一个人将要睡觉前的那种状态,就是似睡非睡的那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是极容易受惊吓而进入惊呆状态的。对于我们实证中的人来说,在哪种情况下是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在禅定之前,很多人是在练“四念处”的时候,经历静这个过程,虽然你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能保持这种慢动作、处于静的状态,但在这种情况下,是非常容易受外因破坏的,那么,
(1)在这种状态我们同样会进入一种手足无措的境界,也会出现一种无念,这个时候也没有念头,我们无法对周围事物产生正常的反应,表现为手足无措。
(2)同样会有“心动”,我们从这种惊呆状态出来之后,你也会感到心咚咚的跳,也就是说这时候也有心动这种感觉,你会长出一口气,会感觉到大地平沉,就会出现这样的一种觉受。
那么这种情况它和如来藏状态有什么不同?那么这里从这种无念状态出来之后,我们直接得到是相续性思维,和从如来藏状态出来不一样的,从如来藏状态出来我们见到的是一对一对的念头,然后是和具体的人事物结合在一起的这些自生自灭念头,紧接着我们会盯着其中一个念头展开相续性思维,最终发展的结果是,也就是说这些相续性思维开始出现一种紊乱的状态。这一点好像你不容易理解一样,在一对一对念头产生之后,出现的一个一个念头它是和具体的人事物结合的,这些念头也是并列的;在这种情况下你会盯着其中一个念头去展开相续性思维,也就是这个阶段还是“置心一处”的,虽然也是相续性思维,但是你是盯着唯一一件事展开相续性思维的,记着这一点;然后再发展的时候,你会从这种状态摆脱,许多的事纷纷涌来,就是我们平时的状态了,在这种情况下身体的觉受才恢复。这是从如来藏状态出来之后我们一步一步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那么从“惊呆”状态出来不是这样的,惊呆状态出来你是直接应对的是刚才对你产生惊吓的那件事,你会直接对它产生反应,而不会发现那一对一对念头,也不会看到那一个一个自动出现的念头,这两种情况都不会有,这就是从惊呆状态出来是这样的。
第二个出现的“心动”,这里心动属于一种心慌,也就是受惊吓的那种心慌,咚咚地跳,是心慌的状态,和如来藏状态出来的那个执着心力那个状态是不一样的,那个没有心慌这种觉受,它也是一种心动,但没有心慌的这种感觉,没有任何惊吓的这种觉受。这是二者在觉受方面也是不一样的。
那么从根本上来鉴别,我们需要掌握的几个问题:
(1)在我们回归如来藏之前,我们必须住于思维本体。住于思维本体,相续性思维已经被斩断了,而心物是一体的,相续性思维是和身体的觉受对应的,也就是身体的相续性觉受,我们感到皮肤的哪个地方蚊虫叮咬了,感觉到这个痒是持续发展的,而不是说痒一下,一下子没有,不是说那种皮肤上有个窟窿,这个窟窿疼了一下,一下子没有了,不是这样的,这种疼痛感觉是连续发展的。
它为什么连续发展?是因为我们处在相续性思维状态,所以这种疼痛的感觉它是连续发展的。假如我们现在斩断相续性思维,那么任何疼痛都会瞬间消失,包括癌症的疼痛也是这样的,它绝不可能相续性地发展。所以在回归如来藏状态之前,我们一定是住于思维本体的,也就是说,思维的相续性被斩断,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一定不可能有身体觉受的,你不会感觉到胳膊在哪里、腿在哪里、皮肤的麻痒疼痛的感觉,这些统统都没有,身体的觉受没有。一定要牢记这一点。也就是说,在回归如来藏之前,你必须首先达到这种状态,达不到这种状态是谈不上回归如来藏的。
无论外因能把你吓到哪种程度,能让你进入那种无念、心动状态,但这些仍然不是如来藏,无论你的感觉多么美好,你能感觉大地平沉、浑身清凉,但这统统都不是如来藏的。为什么?因为前提你没达到,这仅仅是一种惊吓的状态。所以是我们必须达到这个前提,也就是说斩断相续性思维,它的其中一个标志就是:在物质方面身体的觉受没有;在思维方面思维的相续性被斩断,会出现独立的一个一个的念头,也就是说念头自生自灭。你一定会进入这种状态,也就是说两个判断标准:一个就是身体觉受没有;另一个就是思维的相续性被斩断,你能够看到念头自生自灭的这种状态。
(2)没有对立分别的状态。也就是说,从惊吓状态出来之后,发现不了对立分别的念头,而是直接进入针对那种事物的应变的状态,是一种应变状态。这一个我们大家应该是都曾经受过惊吓的,你可以仔细想一下,在惊吓状态你是在干什么的,在惊吓状态,你努力地在想获得那个快速的应变能力,也就是想重新处理刚才那个惊吓事情,想应对刚才那个惊吓的外因的,这时候你在干什么?你的脑子在快速地思考,我该怎么办?该怎样去应变这个能力?也就是你在使用什么?使用选择性思维的,真正在惊吓状态的时候,是选择性思维的一种高频活动的状态,它的活动是非常高的,你在想着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应变那个问题的。
但在禅定中不是这样的,他根本就不会去采取什么措施去应变什么外因的,因为外因对他不起作用的,他不需要去应变这些的,他唯一需要的就是恢复功能,怎样去恢复一些功能,这些功能根本就不属于那些突发的外因,也就是说没有这回事的,不是突发外因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不再使用这种高频率的选择性思维。
(3)心慌心跳。这个刚才咱们也谈过啦,就是明显的心慌心跳的这种感觉,在如来藏状态出来虽然也是心动但是没有这些症状,而表现的恰恰是深深的爱心和柔软心,而这种深深的爱心和柔软心在从惊吓状态出来的时候我们不会拥有,我们所拥有的仅仅只是一种恐慌。所以这个我们需要了解。
这一点就提醒我们什么?就是我们不要把在练习四念处,或者你在使用其他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在静的过程中,受到突然的外因惊吓之后,所进入的那种状态,当做了如来藏。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会牵扯到一些公案,但某些公案是不究竟的,这个需要了解一点。
同时我们要了解一点,释迦牟尼在睹明星而开悟的时候,他是坐在那里的,用眼睛去看的,通过判断标准你就可以了解,释迦牟尼在那里的时候,身体的觉受一定不可能体验到这种相续性感觉的,如果他体验到这种相续性感觉,是绝不可能开悟的;第二点,在使用眼睛功能的时候也绝不是使用这种相续性思维的,也就是说不是使用选择性注意的,不是使用有意识思维的,要了解眼睛的功能,这里必须了解眼睛的功能,我们平时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的时候就是在说我们平时的思维状态就是处于有意识思维,也就是这句话反过来说指的就是“眼睛”是有意识思维的窗口,它是和有意识思维相关联的,也就是眼睛的主要的功能是和有意识思维相关联的。那么在实证中,使用有意识思维是绝不可能开悟的,必须是在潜意识思维主导才行,因为有意识思维是一种相续性思维,选择性思维的,是推理判断,是不可能开悟的。
也就是说释迦牟尼在使用眼睛的时候,他使用的是一种潜意识的功能。怎样使用这种潜意识的功能?就是:有意无意地、似有似无地、若有若无地看。也就是咱们以前举过的例子:拿出一个苹果,你现在开始训练用有意识思维去看这个苹果,然后再用潜意识思维去看那个苹果,就是用选择性注意去看这个苹果,然后你再训练自己使用普遍性留意去看这个苹果。那么释迦牟尼看流星的时候他使用的另一种功能,而并不是我们平时用的选择性注意,用有意识思维去看那个流星的。所以这里需要掌握这一点。对眼睛的功能要有所了解,要在实证中虽然处于静中,但这时候你使用眼睛的时候还是始终不断地在使用这种有意识思维,使用选择性注意的,那你就不要妄想自己真地能够通过使用眼睛这种功能去开悟,这一点也是不可能的。这就同样的说明一点,我们以前学过的一句话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这种情况下它使用的是眼睛的哪种功能?就是潜意识的功能,似有似无、若有若无、若即若离,就是这样的功能去看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它是安住于思维本体的。
平常我们希望自己安住于思维本体,但这个并不是那样容易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在动态实证的话,我们通常借助观外境而安住于思维本体,那么这时候我们怎样借助于外境帮助自己安住于思维本体?这就牵扯到《实证学》里面的一些内容,就是怎样通过观外境安住于思维本体?这个就是必须首先要用这种潜意识的功能,感觉器官是潜意识的功能,比如说眼睛,用眼睛的潜意识功能去观外境,而不能用有意识思维,如果你始终用有意识思维去观外境,那将永远不可能安住于思维本体,要学会怎样用潜意识去观外境,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体验外境对你的影响,也就是当安住于思维本体的时候,你在看到这些外界的时候你能体验到这些外境对你产生哪些影响,然后这时候外境是一个一个的干扰因素,就像念头一样,我们平时观心能观到念头,念头对你是一种干扰,你能观到这些念头,这是完成第二步,就是你体验外境界对你的影响,外境在不断地变化,在观这个变化对你影响的过程中,你会逐渐逐渐地会达到一种专注,也就是说借助外境达到专注,是必须形成专注,形不成专注你也仍然不可能安住于思维本体,这是第二步,就是住于这种专注,这时候的专注是什么?有一种警觉心的专注;到了第三步,就是你已经非常熟练了,再也不需要警觉心了,你能够自然而然的安住于思维本体,而这种潜意识状态绝不会被打破,也就是说眼睛的功能你绝不会再使用那种有意识的思维,你会自然地使用眼睛的潜意识的功能,那么这时候就是一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什么都不是什么的时候,也就是说你不再去分别它是什么、什么,不再展开相续性思维,它仅仅只是一种影像,仅仅的只是一种影像,而不具有实质的功能,不会展开相续性思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达到,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它是住于思维本体的,所以身体的觉受丝毫不会发生作用。但我们有哪一个人达得到?能够在这种情况下有不使用身体的这种相续性的觉受,不使用身体的这些觉受?即使是释迦牟尼也是坐在那里达到这种状态的。
说到这里,咱们就不再向深处去谈,一切的标准都严格按经典来,佛经上是怎么样的,就严格的按佛经上来,不要奢望自己的的确确能在某种你认为的那种状态能够回归如来藏的,释迦牟尼也没有这样。所以,对于后来的那些某些现象咱们是不能去苟同的。总之一点,要严格按照原理来,不能凭想当然,科学是非常非常严格的,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那种自以为是的那种盲目,一切都是按照严格的原理去进行的。
三、误以为“见光”等物质境界是如来藏
那么这一个大家是很容易区别的,这个在佛经上都有,不能以音声、以光等等这些来求我,就是在《金刚经》上也有这些,这个大家容易鉴别,所以咱们不详细谈。
最关键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前面两个:一个是334页上的这一个,是指高级禅定中的人他们犯的错误;335页上的是指我们一般人犯的错误。要了解这两种错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掌握它的原理,掌握之后我们就不至于付出了非常的辛苦,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人的实证也是非常地精进、非常地努力,但就因为观念上的问题,所以最终失败。这就要求我们是必须了解原理,必须了解佛教的理论体系,对这个不了解,我们的实证往往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文件来源:http://www.bentifx.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9&extra=page%3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