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开始吧。
以后每星期的一、三、五晚上,咱们就只谈基础理论;星期日的晚上是集中交流实证。
以往,我们在学佛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都是不系统的、自学的,所以就出现很多问题。我们的实证主要是依靠潜意识去进行的,如果我们的理论不明确、观念不明确,那么潜意识是不辨真假的,它就会按照你的暗示去进行,这样你的实证就很难突破。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咱们集中力量谈理论。
咱们现在开始谈“前言”。
前言的第一句,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必须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这是整本书的宗旨,也是我们实证的根本的目的。在这个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上,我们存在的问题,就是下面说的,我们大家都有同样的问题,或者长期生活在某个问题中,尤其当这些问题不容易被发现,或者是虽然能够被发现,却无法得到解决的时候,潜意识往往使之合理化,这样就不容易解决这些问题。这一点同样是适用于我们实证中的,这就需要一点,就是我们在实证中,必须首先学会解释你平时生活中的这些行为、你遇到的事情。比如说,你看到一群人围在那里看稀罕似的,或者你看到一个人到那个大自然,突然高兴得不得了,或者是他在大街上不断地寻找,或者是一直在下雨,下了几天的雨,阴雨天,天放晴的时候,人们一下子高兴得不得了,那么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人们喜欢光?等等,这些都必须去了解。也就是说,人们在生活中的这些行为,必须去了解,必须得到合理的解释,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应用。咱们平时说,要把实证和生活结合起来,你对这些生活的现象根本就无法解释,你怎么结合?虽然表面上你也在练四念处,但你最多是一个模仿,也就是说,装模作样地实证,起不到根本意义的。所以,我们对生活中这么多的现象,一定要准确地解释。解释之后,你就能够利用,那么潜意识就会发挥作用;解释不了,你就没法利用。真正的实证是在座下,不是在座上的,不是靠座上那一段很短暂的时间的。座下平时生活你的功夫不到,你就不可能获得实证的突破。而要想在平时生活中功夫做到,那就必须了解原因。过去的人是通过“禅定”达到一定高层次,在实证中达到一定境界,然后反过来,在生活中,一方面他能够保持定中的境界,另一方面他能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准确地解释,这样他才能够在生活中完成实证,也就是说,把实证和生活结合起来。而对于我们没有入过定的人、没有回归如来藏的人,那么你就必须先从理论上了解,平时生活中的这些现象该怎样解释。
下面咱们再看:我们在对“自我”的认识中,在对思维的认识方面,也存在上面这个问题。这尤其是针对社会上的人,好多的知识分子、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往往在这个方面无法认识自我。之所以无法认识自我,和上面说的问题是一样的,也是因为我们长期生活在现在这种思维状态,无法发现这种思维状态的问题,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我们就不得不使之正常化,潜意识视之为正常。尤其是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有这些问题,都在不由自主地使用,尤其是我们从小就在使用这些问题。比如说,我们刚出生的时候,就马上打开肺的呼吸,肺的呼吸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是这样呼吸的,所以我们认为这种呼吸状态就是正常的。但是我们从来就没有思考过呼吸,更谈不上认识自己,认识自我比这个更深刻。所以,这就是问题的根源。因为我们大家从小就生活在这些问题中,而不得不使用这些问题,因为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我们不得不视之为正常。
下面咱们再看:在对“自我”的研究方面,我们也同样是这样的,我们同样是用现在这种“低级思维状态”去研究这些问题,结果导致这些问题无法解决,就像心理学、哲学等等,各方面都是这样的,都是用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去研究现在这种问题,这就导致心理学和哲学这方面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正是因为我们无法认识这些问题,所以我们潜意识认为现在这种思维状态是正常的,从而在进行其它科学研究的时候,我们总是前提性地、习惯性地认为我们的思维是正常的,从来不会去研究我们的思维。
这一节讲的就是我们在研究思维问题中出现的这些错误。那么,这些错误主要表现在哪里?第二页上重点谈的就是这些错误形成的具体表现。这些表现有:
第一个就是“用局部研究整体”,就是用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去研究其它的思维状态。也就是说,社会上的人,他们去研究思维的时候,他们不是靠实证的,他们就是靠逻辑推理的,就是用现在这种思维状态的思维去研究其它思维状态,也就是用局部去研究整体思维状态。举例来说,心理学也能对思维进行研究,但它就是用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去研究的;哲学也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哲学也是用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去推测,举了一个简单例子来说,哲学指出了人有一种本能,就是追求快乐的本能、追求幸福的本能,但它只能认为它是一种本能,它认为它是本来就有的,但它因为不实证,所以说它无法找到这种本能是怎样产生的,在什么情况下它能够消失,它的发展过程是什么样的,这个根本都无法得到解决。这就是在研究方面存在的用局部研究整体。同时,现在这种思维状态是有问题的,因此用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去研究其它思维状态,这样就是用问题研究问题,这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结果。
再一个就是,我们现在处于思维内容,也就是用思维内容研究思维内容,那么这也是一个用研究对象研究研究对象,就是处在现在这种思维状态研究现在这种思维状态,那么就是用研究对象研究研究对象自身,这个是无法得到解决的。对研究对象的研究,我们必须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然后去看,这样才能够研究出来。
这就是我们在以往,心理学和哲学等等,在研究思维方面出现的以偏盖全、用问题研究问题、用研究对象研究研究对象等等,从而导致无法真正认识自我。
那么,佛教不是这样的。佛教对思维的研究是什么样的?就是下面这句话,第一句就是思维本体学通过严格大量的实证,这句话是关键,就是佛教对思维的研究是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的,而且这种实证是大量的、严格的实证,而不是一个、两个的偶然的现象。也就是说,佛教对思维的研究不是靠逻辑推理的,它是通过严格实证去进行的,通过严格地实证,佛教发现,我们的思维具有思维的根本状态(就是如来藏状态)和思维衍生状态(也就是现在的妄心的状态)这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共同构成了思维的整体的面貌。在这一点上,我们一般的人,因为处于现在这种思维状态,所以他的一个实证的目的,就是为了怎样摆脱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去使用其它思维状态,也就是说,使用如来藏状态,这样他就容易产生一种误解,认为现在这种状态是不好的,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现在这种思维状态也是如来藏状态的一种表现,它属于广义的如来藏,就像大海一样,浪花也是海水,浪花也属于大海,当我们定义大海的时候是包含浪花在内的。这一点需要了解。
下面咱们看:思维衍生状态它进一步分为“思维衍生状态的高级状态和低级状态”,高级状态指的是一般的禅定状态,低级状态就是指的我们现在这种相续性思维状态。在对思维状态的了解中,我们社会上的人将会看到,我们现在这种思维状态是从高级思维状态衍生下来的,这样就会得到一种常识性的认识:第一,这种思维状态一定带有高级思维状态的特征;第二,既然是从高级思维状态演变过来的,那么一定和高级思维状态、思维根本状态有一定的不同,这种不同就导致我们平时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一段话重点是对社会上的人谈的。
下面就是谈“思维的构成”。这也是让社会上的人认识我们现在《思维本体学》对思维的研究、佛教对思维的研究是怎样研究的,就是对思维的构成进行研究,然后通过思维的构成去解决思维问题。
那么思维的构成分为“思维本体、思维内容以及思维的方式”。“思维的内容”就是心理学和哲学研究的都是这些思维内容;“思维的方式”是思维科学学会他们研究的,是专门研究思维的方式;而对于佛教来说,就是研究“思维的本体”。
一定要了解什么是佛教?,研究思维本体才是佛教,研究思维内容统统都不是。哪怕你的禅定功夫达到多高的程度都不算佛教的,因为在佛教诞生之前,禅定早就有,过去的人就是在思维内容上下功夫;而要回归如来藏,必须是住于思维本体。因此,什么是佛教?住于思维本体回归如来藏才是佛教,其它的住于思维内容,无论你的禅定功夫多高,统统不是佛教。因为心理学也是研究思维内容的,它也能够通过一些方法,让你住于某种思维内容,让一些疾病或者心理状态得到调整。入过定的人都知道,在禅定中和我们现在这种状态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无非是思维内容上有所差别。所以说,只要是住于思维内容,无论你达到多么高的层次,从根本上讲,都不属于佛教。真正的佛教、原汁原味的佛教,就是通过住于思维本体回归如来藏。这一点就是告诉我们,既然是学佛就要了解什么是佛教,必须了解这一点,如果不了解这一点,虽然你认为自己是个佛教徒,但并不一定真的就是佛教徒。
下面咱们看:佛教研究的就是“思维本体”、“思维”自身,通俗讲是研究“我”,研究“本体”,研究“我”。《思维本体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各种思维状态,通过对各种思维状态的研究,从而能够站在整体的高度和角度,用没有问题的思维状态研究现在这种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最终的一个结果就是全面认识各种思维状态、科学灵活地使用各种思维状态。这一点是最关键的,并不是说,释迦牟尼佛实证的目的,就是单纯地为了住于你说的那种如来藏状态,不是这样的。诸佛的能力就是自由地使用各种思维状态,一种非常洒脱的状态,而不会被任何一种状态束缚。如果达不到这种程度,就不能称之为诸佛。也就是说,在物质和思维方面,他既可以使用物质的状态,也可以使用思维的状态,因为物质和思维是一体的。既可以即一切相,也可以离一切相,二者同时具备,才能够称之为佛。
接下来谈的是“佛教的形成”。
佛教的形成分为两个过程:第一是实证阶段。实证阶段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它之所以自然发展,那是因为我们现在这种思维状态是从思维根本状态衍生演变来的,因此一定带有思维根本状态的特征,就像浪花是从海水演变来的,因此浪花含有海水的一切特征,正是因为它含有海水的一切特征,因此能够自然实证。正是因为能够自然实证,所以才能够实现完成第一个阶段,就是全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不同种族的人,无论男女老少,他都能够在潜意识中自然而然地实证。我们今天也是这样,我们社会上所有的人也是这样的,我们走在大街上,所有的人都是在实证的,你之所以认为他们不是在实证,那是因为你以对实证认识不够,一定要了解这一点,这一个咱们以后还要再谈。正是因为大家都能够在潜意识引导下,自觉地、自然地进行实证,所以就会不断地积累实证经验,这样就开始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就是理论整理及应用阶段。
那么,第一个阶段的实证,它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咱们简单回顾一下,回顾一下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了解自然实证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的这种思维状态具有“普遍性留意”和“选择性注意”这两个功能。我们来到大街上,眼睛到处看,这是用什么?这是用“选择性注意”在寻找、在选择关注对象,为什么我们具有“选择性注意”这种功能?这种功能的形成是什么样的?也就是我们在大街上,眼睛到处看,这种功能是怎样形成的?这种功能是什么目的?这种能力的形成是在高级思维状态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选择性思维”形成,选择性思维之所以能够形成,它是为了寻找一个关注点,为什么要寻找这个关注点?是因为形成关注这个点之后能够形成专注,形成专注可以返回去。我们以前谈过,刚从如来藏出来之后,你当时很快就会升起一种观念,就是要重新返回去,每一个人将来从如来藏出来时候统统都是这样的,你立刻就会形成一个观念、意愿,想返回去。那么“选择性思维”在这个地方,正是这种观念的反映。我们每个人在大街上走的时候都是眼睛到处看,你就在寻找一个专注点,寻找一个能够引起专注的观察对象,形成专注之后,就可以回归高级思维状态,我们每个人在潜意识中都是这样去进行的,都是在潜意识中努力回归高级思维状态的。在这里就是要了解我们这种思维功能它是怎样形成的,它形成的目的是什么样。那么在“选择性注意”它的作用下,我们就开始寻找关注对象,我们平时每个人都在这样努力地寻找,也就是说,潜意识引导下进行实证,唯一遗憾的就是我们在思维内容方面达不到一定的要求。在这里注意的一点就是,“选择性专注”如果能够满足“非复杂相续性思维”,比如说,不是像平时逻辑思维一样,只要排除这个条件,能够住于一种“非复杂的相续性思维”,比如说“念佛号”,也就是这是单纯的、单一相续性思维,念佛号或者念咒语等等,处于一种单一相续性思维状态,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让时间能够持续,持续之后形成专注。也就是社会上的人,他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就一定能够成功。社会上的人在无数次的实证中,在一世又一世的实证中,他们总有一天会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这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所以社会上的人能够在自然中自然而然地实证成功、自然而然地证入禅定。所以,对于一般的禅定是不需要你去专门地去学,潜意识自然在这样进行。只不过“潜意识”是不辩真假、没有逻辑推理能力,所以它不会主动地去选择怎么、怎么样实证。我们通过学佛,然后我们知道应该怎样去做,所以可以有意识地这样去进行,去满足这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满足了,然后实证就成功了。这就是社会上的人他们是怎样实证成功的。
下面咱们看:由于思维具有习惯性,在某种思维状态停留时间长了,也就是实证成功之后,由于思维具有习惯性,那么从高级思维状态退下来之后,它还能够处于这样的状态。就像一个人从睡眠中出来的时候,你还是睡眼惺忪的,这就是思维具有习惯性,高级思维状态下来的人,仍然保留这种习惯。那么这里是什么样的习惯?也就是要了解,定中的人是在干什么的?定中的人重点是在解决一个念头,因为“执着心力”没有消失,念头不断地出现,但因为定中是在潜意识引导下实证,所以说它无法去分辨真假、无法去进行逻辑推理,它不知道念头是怎样产生的,它只知道“念头能够破坏它的这种禅定中的状态”,所以它把念头当作了原因。定中的人都是在解决念头,也就是我们平时说要“止观”,“先止后观”,“止”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散乱心,进入定中。前面说的就是满足“非复杂性相续性思维”和能够“形成高度专注”这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是什么?就是“止”;后面这个地方是什么?是“观”,观的目的是什么?观一定是有目的的,观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这些念头,是解决这些念头,不让这些念头出。那么怎样观?就是用其它的念头,解决自动出现的念头,凡是自动出现的念头,都是心力比较重的念头,这个以后咱们在基础理论里面还要谈,在基础理论后面谈到念头的演变,大家到时候可以看得到,凡是自动出现的念头,都是心力比较大的念头,都是能够把我们引向低级思维状态的念头,也就是在禅定中,如果你不控制这些念头、不解决这些念头,你跟着这些念头走,那么你一定会逐级下降,进入现在这种低级思维状态。
那么怎样解决这些念头?在定中的人就开始从心中自然想出一些方法、一些观念,用一些观念去解决这些念头,比如说“观空、观无我、无想,非想非非想”等等这些观念,用这些观念去排除那些自动出现的念头。所以大家到定中的时候,将来你会发现这种现象,就是“观”的目的就是为了排除这种自动出现的念头。这些观念虽然不同,有的是“无想”,有的是“空”,有的是“无我”,有的是“非想”、“非非想”,虽然这些观念不同,但这些观念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也就是说它们都是执着心力比较弱的观念,这些执着心力比较弱的观念,能够破除那些执着心力比较强的观念,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住于这些执着心力比较弱的观念,当我们住于这些执着心力比较弱的观念的时候,就可以住于定中,也就是禅定不会退失。发现退失,马上用这些观念解决,解决之后就又上去了。禅定中的人是可以这样的,它为什么能够一坐几个月,一坐几年、几十年,并不是说他不退失,而是他能够解决这个退失问题,也就是说,他发现退失了,马上用一个观念去解决,然后又上去了。一定要了解禅定中是什么样的。在这里,还需要了解一点就是,无论你住于任何一种观念,它们都属于住于思维内容,也就是禅定的本质是住于思维内容。禅定中,因为是为了防止退下来,所以就形成了一种观心的习惯,就是观念头,这里注意这里的“观心”是特指“观念头”的,就是发现这些念头,不属于咱们说的“观心”的方法,由于保留着这种习惯,所以从禅定中下来之后,进入平时的生活中,他能够保持这种观念头的习惯,就是观心的习惯,能够专注地观察念头的生灭,那么这时候,他将住于思维本体,也就是从高级禅定中退下来之后,就住于思维本体。这时候,一但遇到外因到来的时候,就破除了这种也就是思维本体的其中一个构成条件,就是说我们说的执着,这样就回归思维根本状态。
刚才咱们谈的这个就是一个自然的实证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先在潜意识引导下,就是使用选择性注意,用这种功能去寻找观察对象,然后满足两个条件,然后就自然而然地实证成功。实证成功之后,在定中又是自然而然地观心,然后退失下来之后,回到生活中,又是自然而然地观心,在定中自然而然地观念头、解决念头,在平时生活中,仅仅只是观念头,而不想办法解决念头,因为如果你在平时生活中也在这样想办法解决念头,那么它将快速地进入定中,无法进行生活,所以在退下来之后,在平时生活中,仅仅保留观察念头,而不会去想办法解决念头,一旦它想办法解决念头,就会一下子进入定中。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平时,我们到大街上或者生活中,观察到的这些现象,你不能够加入个人的主观观念,一旦加入个人主观观念,你就是住于思维内容,你将无法住于思维本体。上面谈到的这个过程,就是自然实证的过程。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第一个实证的人,就是潜意识主导下自然完成实证的,这些实证,我们从历史上也可以看得出来,修禅定并不是中国单独有,外国也有,全世界各地的人都有。在古代交通不发达,他们不可能去互相交流学习,为什么在世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种族,不同肤色,不同年龄,这些人们都能够不约而同地,在全世界不同的地点去进行实证,并且获得一定的成功,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本来就具有这种能力,就是因为浪花具有海水的一切特征,因此才能够在世界的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能够不约而同地进行实证,并不同程度地获得一定的突破。我们要了解这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这什么要了解这个自然发展过程?这就是要防止我们产生一种作意。我们往往认为,练习禅定,学习佛教,就是为了去创造一种东西,你总是抱着一种创造的观念,你总是把那种化学实验的方法带到实证中来,这是不对的。在化学实验中,你可以加入一个条件然后生成一个新的东西,佛教不是化学实验,不是这样进行的。
下面咱们再看:由于这种实证,它是在不同地点大家不约而同进行的,因此它是一种经验性的。这种经验性会存在一些问题,也就是我们以前说过的,“经验是宝贵的,但是经验主义是需要我们注意和排除的”,这种经验主义的产生就是因为刚才说的这一个过程,就是不同地方的人在潜意识中自然而然地实证,这样,每一个人实证的过程、实证的结果、实证的层次,往往都是不一样的。正是因为这些实证的情况不一样,在佛陀之前,绝大多数人,也就是说,基本不可能证入思维根本状态(如来藏状态),所以他们就会形成了不同的派别。派别的出现,也是经验主义的一种反映。
那么,经验是宝贵的。那么接下来就是一个理论整理的问题,把这些经验进行整理,整理之后进行应用。为什么要整理这些经验,那是因为经验主义会对我们的实证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形成理论框架,这样容易掌握。再一个方面,我们现代人,受的教育是现代科学的教育,教育的理论架构、学科体系、学科架构都是依照西方的这种逻辑思维的体系来建立的。所以我们对这些经验整理,也是依照现代教育的学科架构去进行,这样容易掌握。这就是说,我们去整理理论体系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现代的需求,根据现代人的习惯去进行整理,你在任何一个世界去弘法都是这样的,必须去了解当时的情况,然后根据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然后才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证。
那么,在佛教的修行中应该注意什么?就是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是实证,一定要结合实证去进行学习,把理论服务于实证。实证是佛教的灵魂,没有实证什么都谈不上。
再一个,就是要注意,佛教是非常严密的、非常严谨的,它的任何一个结论都是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在实证中你遇到的任何的现象、任何的一个问题或者成功经验等等,都必须得到解决,必须得到解释,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不能放过任何一种现象。如果你觉得,你在实证中,遇到一个问题没解决,或者是得到一个好的经验你无法解释,那就说明一点是什么?你的实证还是盲目的,你的实证还是建立在一种经验的,你的实证还是完全在潜意识引导下自然而然进行的,还没有达到一种自觉的程度,也就是能够自我掌握实证过程的这种程度,这一点也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很多人在实证中追求境界、追求体验、追求美感,完全是在这种本能的引导下这样去做,但是没有侧重于去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背后的根源是什么,这就导致一点,就是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走,在释迦牟尼之前,无数无数的世,多少多少年,多少人都是跟着感觉这样走,都没有成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防止出现这种问题。释迦牟尼佛发明了佛教,发现了这一个问题,那么我们一定要从理论上了解,要不然你的实证,将要变成释迦牟尼之前的人们的那种实证——比较盲目的实证。
接下来就是《思维本体学基础理论》的编辑过程,它的理论的整体编辑思路。整体编辑思路就是先有基础,任何一个学科都必须先有基础,有基础之后,然后才谈得上其它的。所以,第一章咱们先谈基础。第二章就是,我们的实证是基于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如果我们是在其它的物质世界,那么再去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就不可能这样去写,那么研究思维状态的时候,将研究的是他们的那个物质世界的特征和他们那个思维状态的特征,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思维状态去进行实证的时候,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在我们这个世界,在我们现在这种思维状态,我们必须研究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必须研究现在这个物质世界,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那你根本就谈不上实证了。
那么,对现在这种思维状态进行了解之后,就可以进行实证,就是了解思维的演变后就可以进行实证了。了解思维的演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了解思维根本演变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就是了解浪花具有海水的特征,然后去完成实证的。了解思维演变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这样的,就是了解浪花是怎样从海水演变成浪花的,了解这个之后,我们就知道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它是含有思维根本状态的特征,思维根本状态的某些根本特征在思维的演变过程中,就会不断地延伸下来。延伸下来,在不同的思维状态下形成了不同的表现。对于思维状态的演变,这一个我们以后还要谈,这里需要了解的一点,就是我们思维根本状态的所有的特征,在我们现在的这种状态都有所反应,只不过这些特征因为选择性思维的原因,使这些特征不能够同时、完全的表现出来,只是在某些时候、某些情况下某些特征表现出来,其它特征隐藏起来,这就导致我们生活在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如果这些特征能够同时表现出来,那么我们将会进入高级状态,在高级的禅定中无非就是这样,因为不受选择性思维的影响,其它的特征能够同时表现出来,然后就会进入到高级思维状态。这个简单了解这一点,以后我们到后面还要详谈。
那么,在我们对思维的各个状态进行了解之后,就知道怎样回归啦,也就等于说我们已经掌握怎样使用各种思维状态了。掌握了这个之后,就是一个应用问题。最后就是《思维本体学》的应用,就是佛教的应用。它的应用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各个学科,因为佛教研究的是世界的根本,因此佛教的应用是涉及现在所有学科的。对于我们平时人来说,最关键的就是一个健康问题,所以咱们在最后的一章就是专门谈一下在健康方面的应用。
接下来咱们谈《思维本体学》的基础。基础是非常非常关键的,这一点我们必须去深入地掌握,要不然我们在实证中就不知道该怎样去分析。
《思维本体学》的基础包含“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理论基础包括“条件论”和“心物一体”理论。方法论基础,我们的方法指的是实证,也就是实证是佛教的方法论。这种实证包括很多实证方法。
条件论是我们熟知的、公认的客观的规律。当然,不是所有的公认客观规律都可以作为佛教的基础的,佛教的基础一定是佛经上所指出来的基础,也就是条件论。无论在任何思维状态,这个条件论,这个客观规律,都是适用的,所以它才能成为佛教的基础,要不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有的那种大家公认的客观规律,并不一定都适用于所有思维状态,因为我们生活在现在这种思维状态,你在这种思维状态认识的客观规律,并不一定是其它思维状态具有的,并不一定是其它物质世界所有的,所以,咱们说的这种客观的定律,能够用于佛教的客观的这种规律,只能是佛经中谈的条件论,其它的是不行的。
心物一体理论即是佛教的基础,也是实证的根本的目标,心物一体就是“即一切相、离一切相”,就是完成这一点。之所以能够成为理论基础,那是因为在没有这种理论产生之前,它就已经是一种客观的现实,它必须有这样一个条件,不是说这个理论的结果作为一个基础,这是不可能的。必须是这个理论没有形成之前,它本来就具有,具有这种情况,然后它才可以成为基础的。这就是我们过去人能够凭着本能,不知不觉证入心物一体状态,从而发现了这种原理,从而能够证实我们平时就处于心物一体状态,这样,心物一体才能成为基础,这是很关键的一点。不能说你根本没有的东西,或者创造一个,然后成为基础,这个是不可能的。
方法论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基础,不正确的方法是不可能把我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的。佛教里面的方法论是实证。佛教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观心”,通过观心住于“思维本体”。其它的方法也有很多、很多的观法,但这些观法都不是佛教独有的,不是特色,不算佛教的真正观法,也就是佛教最核心的观法就是“观心”。
现在咱们谈“条件论”。
条件论包含的内容,就是下面几条:
01、在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任何事情都是由各种条件构成的。这个很简单,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是由条件构成的,构成这些事物的条件,同样也是由其它条件构成的,这就是对事物的构成条件进行逐级的分解。事物从形成来说是条件逐级叠加,在佛教的观念里就是有像“空”的观念,空中产生这“光”,空和光又逐渐逐渐形成产生境界,产生气机的概念,然后产生我们现在这种物质的状态,就是条件逐层叠加,然后形成我们这个世界。那么我们要返回去怎么办?就是条件逐层的递减,就是这些条件不断地分解、分解。当我们在研究思维的时候、研究心的时候,佛教是心地法门,研究思维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对现在这种思维状态逐层地分解,然后回归思维根本状态。这就是通过条件论,知道佛教用的是什么样的方法,就是逐层分解的方法,然后回归思维根本状态。
看第10页:世界来源于同一个源头,在同一个源头的基础上叠加进去很多条件,条件的不断叠加形成了从高到低纷繁复杂的世界。这就是在哲学上,世界的各种现象、物质等等,具有普遍的关联性,那么这种普遍的关联性、普遍联系,它是怎样形成的?在佛教里面就指出了这个原因。在哲学里面这是一种现象,在佛教里面能够指出它的原因,因为佛教靠实证能找到它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下面谈的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这种思维状态也是由许多条件叠加而成的,如果对这些条件进行分解,我们将最终找到生成我们现在这个思维状态的原始条件、根本条件、真实条件,那就是“思维根本状态”。这是指佛教在研究思维的过程中是怎样使用条件论的。
02、条件的相容与排斥:
这一点我们做化学实验的时候,是最容易了解这一点的。新加进去一个试剂,这个试剂和这个原有的物质的条件是叠加还是排斥,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佛教的实证中正是利用这个条件的。我们通过观心住于思维本体,然后通过一个合适的外因,这个外因就相当于一个试剂,这个试剂加进来之后和你当时所处的状态,当然这种状态,我们说思维本体状态,也是由条件构成的,和这个思维本体状态的条件叠加是相容还是排斥?这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它们是排斥的,那么它将破坏你当时住于思维本体的构成条件,从而回归如来藏状态;如果它们是相容的,那将不可能回归思维根本状态。也就是说,满天的繁星为什么无法让释迦牟尼佛开悟,而只有流星可以让他开悟,这就是因为条件的相容和排斥。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我们住于思维本体的时候,它是有哪些条件,这些条件有什么特征,然后我们才能去确定这种合适的外因,什么样外因能够使这些条件被破坏。了解这一点后,最有利于大家将来看公案的时候,能进行有效的鉴别,有的公案你是看不出问题在哪里,因为你没证到那种状态,但是如果理论上你了解,你就能够有所鉴别。
03、条件与过程:
任何事物都是由条件构成的,因此它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反过来,任何一个物质如果有形成的过程,那么它就一定是由条件构成的。这就是说,我们对新事物的认识,只要这种新事物是以前没有的,是后来产生的,有产生和消亡的过程,那么它就一定由条件构成。只要知道它是由条件构成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条件论去研究它、认识它,最终解决它。再一个就是我们现在的这种思维状态,同样是由条件构成的,也就是由思维的本体、思维的内容和思维的方式构成,因此我们一定能通过条件的分解,然后回归高级状态。
04、凡是由条件构成的事物都没有真实性,没有自主性,都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条件的消失而消失。这一条是我们实证的目的。实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自主、自由和自在,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不受条件的约束;反过来,相反的我们能够自由利用条件,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不受现在这种思维状态的束缚,反过来我们能够自由的使用各种思维状态。这是学佛的根本目的。
05、条件存真:
就是任何一个条件、任何一个事物,对它的条件进行分解,最终一定能够找到一个真实的条件。就相当于我们分析思维,最终能找到一个真实条件。然后我们分析路边的大树,对这个大树进行分解,也照样能找到最终的一个真实的条件。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研究物质而证入根本状态,也可以通过研究思维证入根本状态。无论你研究哪一种状态,都可以回归思维根本状态,因为这些状态都是由思维根本状态形成的,都是由如来藏状态形成的,这就是经典上的一句话,“有情无情,共成佛道”,就是说,你成佛,路边的大树照样成佛。
06、共性条件与个性条件:
这就是任何一个层次的思维状态,任何一个物质世界,它们都是有它共同的条件,正因为它们有共同的条件,所以它们才能形成一个单独的一个物质世界,一个层次的物质世界,比如说,天道、鬼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条件,因为它们有共同条件,所以它们才能够共处于同一个世界。个性条件是个体的差异性,有个性条件它才形成一个个体的差异性。
这就告诉我们一点,你想进入禅定中,或者你想从禅定进入现在,你想进入任何一个物质世界或者任何一个思维状态,你都必须了解那个物质世界、那个思维状态它的共性条件是什么?比如说,欲界定,你现在进入欲界定、欲界天,那么它们的“共性条件是什么”你必须了解;你想进入禅定中,那么禅定中它们“共性的条件是什么”你也必须了解。如果你不了解,你将不可能准确地达到你的目的地,比如,有的人他本来是想要入禅定的,但是他观的是整体和美好,然后他就进入欲界定了。也就是说,你不了解那个物质世界它的共性的条件,你将不可能准备无误地进入。进入这个物质世界之后,你怎样使用那个物质世界的某一个物质体?那么这样你必须了解它的个性条件,比如说,我们从定中回来,进入现在这个物质世界,我们通过共性条件进入现在这个物质世界,你怎样使用现在这个物质世界某一个物质体作为你的身体?比如说,你使用现在这个身体作为你的身体,或者使用路边的大树作为你的身体,你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那你就必须去体验它的个性条件。就像禅定中的人使用路边的大树作为身体,他就必须去体验那颗大树的个性特点,熟悉它的个性特点,使用它的个性特点,然后才能以大树为身体,否则是不可能使用的。我们使用人的身体也是这样的,这个是为死亡后服务的,死亡之后该怎样……这个咱们不谈那么多了,因为这个谈的多的话,你又会起一些不应该有的观念。
07、条件与特征:
条件与特征也是非常关键的。任何事物都是由条件构成的,那么这些条件在这个事物内是没有消失的、是存在的,它以什么样形式存在?它以这种物质的特征和功能的形式存在。比如说,构成那个电灯的各种条件,构成电灯的各种条件都没有消失,消失之后电灯就无法形成了,那么这些条件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它就是以这个电灯的特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比如说,构成电灯的这个玻璃,玻璃就以这个形状表现出来,构成电灯的这个电,电就用光的特征表现出来,也就是任何物质的构成条件,都以这个物质的特征和功能形式表现出来。反过来我们现在要找高级物质,找高级物质怎么找?同样是根据它的特征和功能去找的。比如说,我们想找高级微观物质,我们大家在实证中,比如有的人想得这种气机啊、意生身啊等等,这种高级的物质状态,你该怎样找?那么就是通过物质功能和特征的形式表现出来。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的呼吸它是物质的功能,在我们看来它是肺的功能,肺是宏观物质,宏观物质是微观物质生成的,因此呼吸同样是微观物质的功能,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功能寻找到这种物质,也就是通过观呼吸寻找到这个微观物质气机,也就是说,观呼吸的目的是什么?就是通过这种物质的功能,然后寻找到物质本身。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听到一个轰隆隆的声音,我们听到这个声音之后,但是没有看到什么东西轰隆隆的,然后我们顺着这个声音去找啊、找啊,然后找到隔壁,找到隔壁那个墙角,发现那个地方有一个电机,也就是我们通过这个声音,通过这个功能,然后找啊、找啊,找到了那个电机本身。观呼吸正是这样的,我们通过呼吸这种功能,找啊、找啊、找啊,然后找到了那个物质本身,这就是它的气机,当然气机也是微观物质的一个特征,一定要对气机有所认识,对气功有所认识,气机,气功,气仅仅只是微观物质的一个特征、一个状态。世界上唯一的一个真实的物质就是如来藏,其它什么物质都没有,只有这个东西是真实的。气机仅仅只是如来藏在某种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一种特征,气机并不是一个物质,一定要了解这一点。我们也是找到了它的一个特征,气机这个特征,只不过我们对物质的认识都是通过形态学去认识的,比如说,我们认识大树,我们怎么给树定义?没法定义,我们大家都认为那就是树,那就对了,就是这样的,根据形态学去定义的。我们对微观物质在这个状态的表现也是通过这种形态学定义的,所以用气机、用气来代表这种微观物质。然后我们对气机进行体验,和它达到能所双亡的状态、心物一体的状态,那么这时候我们将发现气机的其它特征。因为气机这种状态也是由条件构成的,在体验它的过程中,我们将发现它的其它特征,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它的其它的特征,证入更高级的物质状态。举例来说,我们在体验气机的过程中,逐渐逐渐可以发现光的特征。气机到一定程度,我们体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家都可以发现会产生光,发现光这个特征。然后我们很快就根据光这个特征,寻找到更为高级的物质。所以,这里就是要了解“条件与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一个对我们以后的实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了解这一点。
08、条件的简单至上法则:
就是“简单与自由、简单与真实、简单与快乐”,就是对于佛教的修行来说要追求简单,简单是最根本、最关键的。也就是我们的实证是一种用加减法来说的话,就是用减法实证,不是一种加法实证,也就是我们的实证越简单越好,就朝着简单的目标努力。如果你的实证,你发现自己是越来越复杂了,那一定是出问题了。这就要求你的实证不能是刻意的、造作的,因为刻意的造作本身就是一个条件,等于把条件叠加进来了,这将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无法回归高级状态。
总之来说,条件论是非常关键的,我们一定要了解条件论,然后在实证中去使用条件论。如果对条件论不了解,或者虽然有所了解,但不够深入,在实证中不会灵活地使用,那么你就谈不上实证,你的实证一定不可能获得根本成功的。
二、心物一体理论
心物一体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了解“思维具有物质属性、物质具有思维属性”,不能用平时的那种物质的观念和平时的那种思维的观念去认识思维和物质。平时我们就认为“思维是精神的,物质才是真实的,精神一定是由物质产生的”,这是一般人在现在这种状态他会产生的观念,这种观念的产生有其根本原因,这就是下面所分析的。
1.“心物一体”的科学性
(1)现代科学的认识:现代科学对于物质的认识,虽然还不究竟,但是它毕竟有所认识,量子力学已经在这个方面有所认识——物质是观察与被观察关系的描述,虽然量子力学的认识还是很浅薄的,但是毕竟有所进步了。
(2)通过条件论的分析来认识:如果思维是由物质产生的,那么思维当然是虚假的,也就是我们每个人是虚假的,这又是不可能的;如果物质是有思维产生的,那么物质也是虚假的,那么这些物质又该怎么解释?所以,最终思维和物质是同一个源头、同一个根本,思维具有物质属性,物质具有思维属性,我们既不能否认物质也不能否认思维。
(3)通过实证实验来印证:人们平时对思维和物质的认识,都是靠逻辑推理的,心理学、哲学等等都是靠逻辑推理去分析的,但是佛教对心物关系的认识,不是依靠推理,佛教历来是反对这一点,历来是靠实证的,只有实证才是最根本的,必须由实证验证,严格验证,然后才能证实,才能作为依据、作为真实。
2.“心物一体”的特性
(1)“心物一体”具有绝对性和严格性:也就是说,无论在任何状态下,心物都是一体的。这一点我们在实证中也是要经常应用的,也就是一旦发现思维方面出现问题,你要马上考虑到在物质方面一定会出问题,或者发现物质方面表现出哪些问题,你一定要反过来知道是在思维方面一定会出现问题。比如说,在气机的运行过程中,在我们体验身体的微观物质过程中,比如说“暖”或者“气机”的反应、大小周天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物质方面出现问题,你要马上知道是思维方面出现了问题;反过来在思维方面出现问题之后,你要立刻想到物质方面一定会出现问题,在这两者之间就这样来回地调整。
(2)心物一体的自由性:这就是我们可以自由地使用各种状态。我们可以自由使用任何思维状态,所以我们可以自由使用任何物质状态,可以自由地和任何物质保持心物一体。
(3)同一物质具有心物一体的相容性:这一个大家可能平时不是非常了解,因为我们平时就是生活在这种宏观状态,对微观状态不是非常了解,所以不了解它的心物一体的相容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个世界上唯一真实的物质就是如来藏,我们把这个如来藏假如用一支钢笔来表示,把钢笔放在你的眼前你看,处在不同思维状态的人去看这支钢笔的时候,它将呈现出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形态,我们现在只能使用的是这种宏观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去看这个如来藏状态的时候是这种宏观状态,我们身体里面同样含有如来藏状态,也就是根本的物质状态,我们现在只能使用这种状态。然后处在其它思维状态的人,他能使用另一种状态,就是微观物质状态。然后更高层次的人,他们又能够使用其它更高的状态。释迦牟尼他们能使用思维的根本状态。也就是说,同样是这个身体,它分为一个一个状态,处在不同层次的人使用不同的状态。也就是说你现在的身体并不是你一个人在使用的,诸佛也照样使用,诸佛以一切相为相。所以,这就是要了解身体它的相容性、它的共性。
了解心物一体的相容性(身体的共性)之后,还要了解一点就是,我们只能使用一种思维状态,因此我们只能使用一种物质状态,不可能同时使用两种思维状态,也不可能同时使用两种物质状态。这样就会有一个好处是什么?举例来说,比如生病,我们现在宏观物质状态表现出一种疾病的表现了,得了癌症,得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病,根本没法治好,但是由于我们只能使用一种状态,因此我们可以不使用这种状态,我们使用微观状态。一旦我们证入微观状态,那么宏观状态癌症这种病,无论它多么疼痛,它瞬间就会消失的无形无踪,就绝不会出现疼痛。这是对于解决疾病问题有个好处。对于证实也是这样的,我们很多人都想体验身体的微观物质状态,那么很简单,你只要放弃宏观物质状态,那么马上你就会进入微观物质状态,因为只能使用一种状态。所以对于我们实证来说,你怎样进入微观物质状态,用两个字就可以了,那就是放松。所谓的放松就是放弃宏观物质状态。放弃宏观状态之后,微观物质自然就会展现,所以你想体验身体的暖、酥暖,你想体验身体的气机、大小周天的变化等等,你仅仅只需要放松就行,不需要去追求,你一切的追求都是错误的,你的追求是一种宏观思维状态,也就是与这种宏观物质对应的思维状态,越追求越不可能有,所以就是放松、放下。一定要了解它的最基本的原理,了解之后,你就能坚定不移地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也就是说潜意识将引导你朝着这个方向去持续地用功。要不然你的实证就是瞻前顾后的,一会儿你放松,放松之后又说哎呀我要追求微观物质,这样摇摇摆摆,摇摆不定的。这就像我们了解条件论之后,你就知道“放松、放下”是条件论最基本的原理,也就是通过放下两个字,就可以获得实证的进步。证实没有什么高深的,就是这样很简单地放松、放下。
3.“心物一体”的分类
心物一体分为整体的心物一体和局部的心物一体。整体的心物一体,这是高级状态的,在没有选择性思维的作用下,我们可以同时和很多物质保持心物一体,也就是心物一体的面积比较大,普遍性的心物一体,山河大地同时作为你的身体。但是在现在这种状态,在选择性思维作用下,你只能选择局部作为你的身体,也就是这是一种局部心物一体。要了解心物一体的两种表现,一个是整体心物一体,一个是局部心物一体。在整体心物一体里面,又根据层次的高低分为稳定和不稳定的。在其低级状态是不稳定的,包括欲界定状态,都是非常不稳定的;在高级的状态才是稳定的。在稳定的情况下,它表现的面积更大。之所以能够形成稳定的状态,那是因为处于如来藏状态或刚从如来藏状态出来,然后就会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4.“心物一体”和“心物对立”的关系
心物一体和心物对立的关系,这主要是解决我们平时人的疑问的。平时人总认为心物是对立的,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因为心物对立建立在心物一体的前提下,我们现在和身体是心物一体的,然后我们用身体去观察其它物质的时候,才和其它物质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也就是说,那种心物对立的观念是建立在心物一体的基础之上,假如我们无法和身体保持这种心物一体的关系,那么心物对立将成为一种绝对的心物对立。平时的心物对立的观念都是建立在心物一体的基础之上的。
5.“心物一体”的能力
因为我们能自由使用各种思维状态和各种物质世界,因此“心物一体”它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有几个表现:
(1)心物一体的范围:有的就是能够以山河大地为身体,有的人只能以很小的范围为身体,我们大家只能以现在这个身体为身体,这就是你的能力达不到,心物一体的范围你达不到。范围只所以达不到,那是因为选择思维的原因。选择思维建立在执着心上,是执着心的一种表现、一种功能。所以执着心越强,那么选择性思维越强,这样就必然导致心物一体的范围越小;执着心越小,选择性思维不发生作用,那么这时候你就能够和普遍的、大面积的、大范围的物质保持心物一体,也就是同时以山河大地为身体。这是心物一体的范围。
(2)心物一体的稳定性:如果执着心力比较强,反向选择性思维比较强,那么心物一体稳定性将达不到,将容易退失。比如,有的人也证入禅定中,但他不稳定,很容易退失。尤其是欲界定,欲界定这个地方更不稳定,更容易退失。这就是我们的实证要使心物一体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就必须减弱执着心力,必须使选择性思维不发生作用。
(3)心物一体的自由性和非自由性:“自由性和非自由性”我们平时就可以体会得到,比如说,你现在使用这个身体,你能自由地脱离吗?咱们平时说解决生死是坐脱立亡,所谓的坐脱立亡,就是你能够自由使用这个身体吗?自由放弃这个身体吗?你做不到,这就是自由性达不到。高级禅定中人可以,就是一会以树为身体,一会以石头为身体,不想用这个身体,再用那个身体,随随便便地选用,这就是在物质的境界上先达到心物一体的自由性。当然最自由的状态只有如来藏状态,如来藏状态既可以使用这些物质,也可以不使用。一般的禅定达不到,一般的禅定,你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选择某些物质体必须和它保持心物一体,你无法脱离物质。比如说,一般的禅定中,就像我们现在一样,你睁眼,你就必须看到物质,你无法不看到物质,你必须体验这个物质世界,你不可能单独以思维的形式存在。在如来藏状态不是这样的,如来藏状态可以离一切的相,单独以思维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这种心物一体的自由性,还表现在能不能脱离相,能不能离开一切的相,这是其中一个方面。这种能力,也就是离一切相的能力,是只有在如来藏状态有,也就是只有在佛教里面有,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属于心物一体自由性里面的一项内容,如果这项内容达不到,那么心物一体并不具有真正的自由性,虽然你能从一个物质到另一个物质,但这同样是在生死中奔波、在生死中流浪,并不具有真正的自由性。所以,要了解心物一体的自由性它的不同的含义。
咱们今天就谈到这里吧,每天咱们少谈一点,不占用大家太多的时间。下去之后,大家结合以往的在学佛的过程中了解到的知识,和基础理论结合起来,一定要让以往的知识,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结合,形成一个框架,这样,在以后的实证中,你将会自己去分析、实证,自己去掌握实证的过程。不能说是实证出现问题,不知道怎样解决,然后你到处去问啊、问啊,问这个、问那个的,这个都不能解决最终的实证问题,因为实证必须去靠你自己。在实证中你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你必须自己解决,如果你没有自我解决能力,那么你的实证将无法准确无误地进行,一定要了解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