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修行人往往把路途风光当作了开悟,从而影响了修行。
有的人把身空当作了开悟,这是不对的。身空仅仅只是欲界定的一个特征。
有的人把光明境界当作了开悟,这也是不对的。我们知道,在各种神通里,天眼通是最容易证得的。稍微有一点儿静坐功夫,就可以得到天眼通前象,他会在刹那间清清楚楚地看到极其美好的境界,他会认为这是开悟。
有的人把见光当做开悟,这也是不对的。
有的人把自己在定中那种对外景的明明了了的反应状态误为开悟。
………
凡此种种,都不是真正的开悟,或者说不是究竟的开悟。
什么是开悟?我们要知道,佛法的根本任务是要解决生死问题。让我们在生死中轮回流转的就是我们这个心。因此,所谓的开悟,也必须是心上的功夫,是心的本体的问题,绝对不是心对外景的种种觉受。以上那些恰恰都是心对外景的无法自主的种种反应,心随境走了,因而不是开悟。真正的开悟是心失去了对外景的分别我执,见境无法动心,因而不可能流转。这才是开悟的关键。无论你见到怎样不可思议的境界,只要你那颗不安分的心还在动,就肯定没有开悟。佛法是心上的功夫,因而开悟必须在心上下功夫,检验也必须以心为标准、为根本。
从《坛经》我们可以看出,开悟要有“心动”这一环节,那个“风动还是幡动”的案例,一般人往往小看慧能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动”这句话,其实这句话是极其重要的,那两个小和尚也非常了得,当下就知道慧能的境界,我们今天有几个人能真正知道这句话的分量?单单这句话就足以判定说者已经开悟。
心动后要出现成对成对的分别对立念头,接着就出现意根的作用。这个心路历程是非常清晰地。
真正开悟的人开悟后的那一时刻,会有一种非常复杂的心境,根本不是人们认为的那样,高兴地忘乎所以,恰恰相反,他会想高兴却高兴不起来,会有一种若有所失的空荡荡的比较伤悲的心境,因为人人都有啊,想告诉别人吧,但人人都有啊,告诉人家又有什么意思呢?毫无意义嘛!说什么度人啊,都是闲谈,哎—-。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在那一刻他会觉得度人是很无聊和毫无意义的事,经过很长时间的心理斗争,他才勉强决定要告诉别人,因为虽然人人都有,但毕竟人们还不知道。古往今来,任何人的真正开悟,都一定和必然会有这么一个心境,即使佛陀也决不会例外。我们要知道,佛教是一门科学,任何科学都有基本的界定标准,而这种标准一定有千篇一律的可重复性。不能说你有一个标准,我有一个标准,那就不叫科学了。佛教开悟的标准毫无疑问就是佛陀当年的心路历程,千佛万佛都有这样一个同样的心路历程,你将来也不可能例外。如果不是或者没有这个心路历程,那肯定没开悟,这上面没有丝毫的可通融之处,因为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你真正开悟后,佛陀立刻会亲自为你印证的。
怎样才能比较快的证到究竟开悟呢?只要按照佛陀说的“能观心者,究竟解脱”,就一定能毫无偏差的回归究竟理地。步骤可以参考如下:
首先必须证到身空,就是达到欲界定的境界。在欲界定上可以开悟,这是古往今来的大德们已经证实了的。
接下来,要从观心下手。为什么不走四禅八定的禅定之路呢?我们知道,禅定过程中,你很容易就引发除漏尽通外的各种神通。比如你得了天眼通,很容易就看到极其美好的境界,那是你见过的任何美景都无法比拟的,你会忍不住心动,忍不住去追求,最终会堕入这种境界,这往往不是你能把握的。再比如你得了天耳通,你会很容易就听到别人心里说什么。有的人别看嘴上不说话,心里却说个不停,假如你听到她在心里说你坏话,你会不由自主地生气,这就会出偏差。或者你在早上静坐中,你会清清楚楚地听到外面树上小鸟在说什么。小鸟们因为思维简单,往往会就一个话题,就那么几句话,甚至一句话,不停地说说说,烦死人了,这时候你同样会不由自主的生气;……。从以上可以看出,因为你没得漏尽通,先得其他通,因此不可避免的要被各种境界拉走,因此,我们不主张走禅定的路子,要走观心这条路。
观心,在证到身空后,你很容易看到念头和念头之间的距离,这时候只要用大悲心轻柔地放下念头就可以了。当念头越来越少的时候,用无我的思想,想象彻底消灭自己,把自己和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就会很容易地证入如来藏,再也不会有念头出现了。这也是真正的观心念佛。佛说“念佛解脱”、“如入禅定”,说的就是这个。为什么不说就是禅定,因为身空只是欲界定,不是禅定,但照样可以开悟,开悟后就可以立刻见到弥陀佛,何愁不能登极乐。有的人说,你不修禅定,那没有定力怎么办?不用担心,开悟后你会立刻见到释迦佛和其他佛,还有观音菩萨等,你会立刻具足定力的。
我们知道,欲界定即使在家人也照样可以达到,这就是说,开悟一事,在家人照样可以做到,而一旦开悟,弥陀就立刻站在你面前,还会向你莞尔一笑。所以,修净土宗的最好走这条路。但现在的净土宗某些居士是怎样修行的呢?我们在后面附了一个小知识:斋教。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离斋教相去几步。
附: 斋 教
斋教是创立于明末的一种民间宗教,它冶儒道佛三家为一炉,但在外在形式上以佛教为最浓。斋教以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菩萨为崇拜对象,使用《金刚经》《心经》《阿弥陀经》等佛教经典。教徒称斋友,主张吃斋食素,在家修行,逢初一、十五到斋堂念经聚会。 斋教虽然在外形上以佛教为主,但因为夹杂了许多外道观念,与传统的佛教有根本区别,故被认为是附佛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