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世界的不经意之处总会隐藏着通往另一个境界的无形之门,而开启和证入那扇门的钥匙,其实一直在我们心中。只要细心观察、清醒觉知,回家的路就不再陌生。总结一些尚不成熟的经验:
一、觉知睡眠→思维本体
要证入那个地方,我先做了一些计划和调整。调整作息时间,晚上实证、白天打瞌睡,工作实证两不误。展开训练,即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状态下打瞌睡。记得老师文中说到,“在身体觉受完全消失以后才是真正的观心。”从实证到现在,我好像从没考虑过身体,至于实证中身体是消失还是模糊,我真的没留意过。至于是静是动,或是光、光团、境界、暖受、清凉、身空、欲界定等等,一直以来但凡经历过的都是忽略不计,我只知道我要去哪,我该干什么干什么。所以,突围战。短时间内快速把自己催眠→瞌睡→觉知→清明→寻伺→专注,一切以熟练为基础,向时间要效率,把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以内,抢占优势,待身体还没作出太大反应的时候,已突破。
相反,就是非常有耐心地觉知睡眠。她困倦,我陪她困倦;她点头,我陪她点头;她循环,我让她循环,她耍赖,那我也耍赖。总之,随着一轮又一轮的觉知,清明会渐渐升起,高度清醒后会自动破除睡眠。有了时间做保证,潜意识觉知就会形成,平台也渐渐稳定,顺其自然地持续专注下去,即突破。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我喜欢的普遍性留意观心。在很特别的情况下,它会自动发挥它的优势。很可惜,目前还没有实证成功。但我期待、也很看好它的优势,静待花开。
二、破除睡眠→住于思维本体。
老师说“观睡眠可以破睡眠,破睡眠就是破当前思维状态的特征,证入高级状态。”
实证方法中,独爱这一款。我喜欢观心,其他的似乎都没什么特别的兴趣。习惯使然,观心成为习惯的时候,你才能观心观得很好,哪怕睡意到来,你一切都观得住,然后才会致力于那个界面。当你觉知它,它马上消失。随着循环,界面越来越清晰,观得住,睡眠全无。这时候,说“睡眠其实是种病”你才会说得轻松。所以,观心是前提,我习惯于上坐直接观心,不管观住观不住,不计较念头走多远,就是不断地觉知,不断地观心。天天如此,日日训练,自成习惯。当习惯成自然的时候,潜意识警觉心形成且稳定,一切念头都观得住,这时候,不断地观心,持续地专注,就会去寻伺,破警觉心,住于思维本体。所以,想到达那个地方,就要把观心进行到底。
观心日记从《观心记》到《Dream》,计划九部,每部九篇,九九八十一难,我的修行才刚刚开始。下一部,冒昧以师兄之名讳命名,感恩师兄的医者仁心!
休整十天,等待功夫退转为零,急转直下后从零开始,虐。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