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修行误区

因为佛教典籍的浩繁以及未能系统化的学习佛教理论,导致许多居士在学佛上存在不少误区,以至于使自己进步不大,成效不明显。这些误区主要有:

1、把禅修和休息(睡眠)对立起来

我们为什么要睡眠?那是因为我们有病。佛陀为了对治我们的“睡眠”病,教我们禅修,而有的居士把二者对立起来,刻意睡眠,刻意生病,拒绝服用禅修这个药。每天一定要让自己病(睡觉)一场,要不然就像缺少了一次必修课。如果禅修做得好,完全可以不要睡眠。不要认为大修行人还有睡眠,不要看他在那里呼呼大睡,其实他是在禅定的光明中,此时的他对身体的休息状态以及外面的情况清清楚楚。睡眠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是不能说完全摆脱了生死轮回的,许多人就是在睡眠中进入又一次轮回的。因此要精进不懈地禅修,越是工作繁忙越要注意禅修。有的人因为刚开始禅修,不能得定,因而会感觉精力不能得到恢复,如果是这样,那可以好好睡一觉,但心中一定要有一个“为了禅修而睡眠”,而不是为了睡眠而睡眠的观念。

2、把放松等同于思想上的去功能化

有的人上座后喜欢暗示自己放松,在身体放松的同时,他也让思想处于一种自由散漫的无所缘的去功能化状态。对于一个睡眠很充分,实在无法再睡着的禅修者来说,可以“有意无意”地观所缘,如果这也是思想放松的话,那倒不是坏事,也是正确可取的。但对于一个睡眠并不是很充足的禅修者来说,这种有意无意于所缘的放松,就会导致昏沉,因此这种思想上的放松就不是真正的放松,这时候真正的思想上的放松应该是“立足于柔软心,用深深的柔软心去密切地关注所缘”,因为是立足于柔软心,所以不存在用力的问题,因而不会导致散乱。只要能这样做,就不会昏沉,就能破除睡眠,即使工作劳累了一天,也同样能够证入定中,从而得到真正高质量的休息。这才是正确的放松,是真正的心放松。

3、在禅修中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的禅修者自学了一些禅修方法,因而就照搬照套,结果效果不明显。禅修,和其他工作一样,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禅修是治病的药,这就要求首先要知道得了什么病,从而才能选择对症的药。禅修时,我们首先要客观分析一下自己此时的身心状况,也就是要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要了解自己是昏沉多,还是散乱多;即使在一天中,也是有的时间昏沉多,有的时间散乱多。禅修是治疗昏沉和散乱的一个药方,里面有许多味药。哪些药对昏沉有效,哪些药对散乱有效,自己心里要清楚,这样才能针对自己禅修时的具体情况开出一个切实有效的处方,从而使自己能够有效地入定。比如闭目内视向上,有利于破除昏沉;闭目内视向下,有利于破除散乱;观动态的所缘,有利于破除昏沉;观静态的所缘,有利于破除散乱等等,这些都要求上座时具体分析,科学选择。

4、认为通过看破、放下就能得到清净心

社会上的人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往往学会了宽心,从而使自己的烦恼得到减轻,生活得不是很苦恼。有的修行人把这种宽心方法潜移默化到修行中,认为只要能看破、放下就能得到清净心。他们因此把看破、放下当作了修行,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此。生活中的烦恼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是执着导致的,执着是因,烦恼是果,如果不断我执就去断烦恼,那就是用因去消灭果,结果可想而知。真正的清净心是没有我执的如来藏大悲心,因此平时看破放下只能是方便,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一定要按照佛陀教的一系列方法去实证,不要把善于宽心当作很有修行。

5、有的人认为“定”是练出来的,这是根本错误的

我们原本就是佛,因而原本就具足定力,现在所要做的仅仅只是恢复定力,因此只要找到障碍定力的因素,然后去除它,就能恢复我们的定力。是哪些因素障碍了我们的定力呢?是心的病态,因此只要让心恢复到健康状态就好了。所以上座后不要有一个“练定力”的思想,而要有一个“恢复定力”的观念,这样就能把重点放在破除障碍上,就能在心地法门上用功,从而很快恢复定力。

正是因为定力不是练出来的,所以如果方法得当,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定,因此一个刚开始学习禅修的人,如果能注意以下几方面,就能很快很轻松地入定:

(1) 让身体处于一个能持久的舒适状态。有的人很注重姿势,一开始就采用高难度的双盘,这样单单身体的不适这一关就耗尽了很多时间,把你初发心的锐气消耗殆尽。为了能尽快体会到得定的情形,使自己能得到禅修的好处,从而坚定自己学佛的信心,这时候可以暂时不要过分注重身体,比如可以坐在靠椅上,就像休息时一样,怎样舒服怎样坐,甚至可以像学生睡觉时那样趴在桌子上,这样身体就不会有不适的感觉,就不会妨碍入定。许多初学禅修的人往往是因为身体的不适而耽误了禅修和开悟。要知道这里暂时人为地忽略姿势,目的是一上来就抓住关键,抓住主要问题,从而快速得静,甚至得定。对于一个初学佛的人来说,迅速体会到静甚至定,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能体会一次,他就会对学佛产生深深地着迷,就会精进不懈。至于姿势问题,待到有一定禅修经验,再回过头来专门练习。到了那时候,因为已经有了静甚至定的体会,所以此时心易柔软,很容易破除身体的不适,毕竟身体上的一切不适其实都是心的散乱在作怪,都是心的问题。

(2) 在身体放松的同时,用深深地柔软心密切地关注所缘。在这里因为有了深深的柔软心,所以不容易散乱;因为有了密切的关注,所以不容易昏沉,这样就破除了昏沉和散乱,就很快入定。

(3) 先从观动态所缘入手,渐次过渡到观静态所缘。比如先观手的微细的慢动作,自然而然过渡到观手的意动。

如果能像上面这样持续地观,就能在一星期甚至第一次上座得静或得定。

6、有的人盲目拔高自己

潜意识中把自己等同于大德高僧,认为自己在动态中就能像大德高僧们那样处于定中,因而整天在“无为”,在“饿了吃饭困了眠”,认为自己动中就能定,不需要禅修了,得过且过。一个在座上尚且心很散乱的人,难道在动中能定吗?我们知道,在心动(执着力)和分别识产生时,我们还不可能有身体的感觉,只有在念头产生,并且念头和念头之间的距离彻底消失后才能有身体的感觉,因此,反过来,只要还有身体的感觉,就不可能心不散乱,因为此时还处在念头的相续中,还是意根在作用,还是魔状态。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动中定呢?到了八地可以,八地无出入,无所缘,无作意,常在定中,无有出定时。要知道,要想达到动中定,必须要达到身空方可,而且是高级阶段的身空,还不是没有身体感觉的相似和相近的身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有的念佛人在运动中念佛,认为这样就能达到一心不乱的定境,很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此时的所缘并不能引起你的强烈的注意力,但是相思病和科学家等的深思微状态例外,他们那是醉心于所缘,心被所缘拉走了,与我们学佛时所说的所缘目的不同,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因此,要想达到念佛的一心不乱,刚开始必须在座上念佛,等到在座上能经常达到一心不乱后,才能把座上的这点儿定力潜移默化到动中,达到动中定。所以,现在许多修行人一开始就在运动中念佛,毫无疑问是“口念弥陀心散乱”,因为有念的心,有走的心,这样就是散乱心,因而不得力,往生无把握。

7、把四念处和禅修割裂开来

有的人学习四念处很努力,但却不注重禅修,要知道四念处其实是从禅修中得来的。我们刚从定中出来,动作非常缓慢,非常柔软,安住当下,这就是四念处,由此可见四念处就是把禅修中的定力潜移默化到生活中。所以,要想把四念处修好,就必须禅修,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在四念处中,才能使生活得到根本改变,才能为动中定打下基础。同时,把四念处很好地落实于生活中,做到在生活中也心不散乱,这样,上座后的禅修就很容易,能够快速和轻易地证入高层次的禅修境界。

8、把生活和修行对立起来

有的居士总在抱怨说:“平时太忙,没有时间修行,尤其是没有完整的时间修行。”这其实是不会修行,不懂得修行。许多居士的修行是自学,没有象专业修行人那样按部就班地从基础学起,许多必修课都没学,甚至象四念处等这些基础课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这些课程恰恰就是生活中的修行,和生活结合很紧密,这些课程的缺失,直接导致生活和修行脱节。生活中的修行有多么重要,我们通过香严大师的悟道因缘就可以看出来。香严大师在锄地时,顺手把一块瓦砾扔出去,瓦砾击在翠竹上,发出清脆的声音,香严大师无意间突然听到这个声音,一下子就开悟了。为什么?因为他在劳动时就处在四念处中,就处在一心不乱的心一境性中,突然的声音一下子打破这个境界,他就瞬间证入本来状态。如果是我们,任凭你竹竿断了,任凭你汽车喇叭喊破,任凭你驴叫马叫,也绝对不会开悟,为什么?就因为我们的生活和修行是对立的,是割裂的。假若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开悟的因缘,山河大地皆是如来意,一花一草皆在向你讲无上佛法。

把修行和生活结合起来,其意义还不仅仅只有这些,它甚至会成为你摆脱三恶道的救命绳索。死亡后生活在阴间的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时间,是生活在过去的记忆中,如果现在就能把生活和修行结合起来,比如现在就能非常纯熟地掌握四念处,那么假若他到了阴间(一般情况下,四念处纯熟的人是不可能堕入三恶道的,因为此时他有很好的定力),因为四念处的修行对他来说已经成了习惯,这样他就会无意的自然的生活在四念处中,因而他就会立刻处于定中。我们知道天眼是最容易开的,稍稍有定力的人就会开天眼,这样他就会一下子开天眼看到善道甚至是天道的境界,因而一下子就会摆脱阴间的生活,摆脱三恶道。我们来举一个例子,许多人经常做梦,如果没有定力,那么你在梦中就会混混沌沌、晕晕乎乎,就像雾中看花,就像在阴雨天生活,你绝对不可能在梦中见到阳光。但对于一个稍有禅修功夫的人来说,他也在做梦,当他在梦中修四念处时,他会一下子看到阳光,因而一下子摆脱梦中的阴境,进入光明自主的定境。假若你的四念处禅修功夫很好,你就绝对不会有平常人的睡眠状态,你会处于梦幻光明中,虽然在别人看来你在睡觉,其实你和醒时完全一样,甚至比一般人醒着时还要清醒。所以,一定要把生活和修行结合起来,这不仅是修行开悟的需要,这也是自救的需要,除非你决定常住阴间。我们修行人,要经常问问自己:梦中见到阳光了吗?(这是梦中入定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那就赶快学习四念处吧。

9、把细昏沉中的阴境误为定中的开天目

最近在和几位同修的聊天中,发现有的人堕入了细昏沉中,并且把细昏沉中的阴境误作开天目,尤其严重的是他们不仅自己沉醉其中,而且向初学佛者津津乐道。因为堕入细昏沉也能一次坐上很长时间,再加上未曾见过的阴境,导致初学佛者误以为这就是修行方向,结果“一盲引众盲,相将跳火坑”。因此,要对细昏沉以及细昏沉中的阴境和得定以及定中的开天目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细昏沉形成的原因:

(1) 在长期静坐中,有了一定静坐功夫,腿也不痛了,身体的不适消失了,心不很散乱了,但却因为不能善用其心,不能正确选择所缘,不能牢牢看住所缘,这样就习惯性地把上座当成了睡觉,又因为睡眠已足,不能真正睡去,所以就落入了细昏沉。

(2)在上一次没得定的静坐后,在体内“细法”未去的情况下,就开始又一次静坐,导致堕入连续的细昏沉中。 细昏沉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这两个。前者在老修行中多见,后者则常见于打七等密集禅修中。

在细昏沉中,因为心不明利,不能自主,所以不由自主就堕入梦境,这种梦是浅梦,就像人们在黎明时作的梦一样。在梦中,他能看见许多东西,而且是想见什么就能见到什么,这里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先有想,也就是你希望出现什么梦,接下来就会出现什么,完全是因想成像,是真正的如意、如愿。下座后,他还能记起刚才的“境界”,同时,他会感到头脑昏沉不清醒,身体困倦,最典型的是他总想继续睡觉继续昏沉,这就是细昏沉的相续性。

怎样克服细昏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次上座都要发起证道的猛利心,要把每一座都当成死亡前的最后一座,要牢牢的清晰地盯紧所缘,只要能这样,就能很好地摆脱细昏沉。另一方面,在上一座结束后,一定要适当活动,让身体微微汗出,必须是在你感到已经非常清醒后才能进行下一座,这是关键,绝对不能在昏沉的情况下进行下一座,那样你将会堕入连续的昏沉中。

得定的情况怎么样呢?他会感到头脑非常清醒,身体非常轻盈,精神非常愉快,绝对没有想睡觉的那种感觉。对于刚才的一座,他会感到时光如梭,虽然坐了很长时间,但却就像刚刚坐下。在定中他会开天目,和细昏沉中看到阴境所不同的是,他会感到刚开始眼前是黑的,渐渐地明亮起来,而且一闪一闪的,突然间一下子就极其清晰地看到很美好的境界,这种清晰度远远超过平时用肉眼看时的清晰度。为什么刚开始会一闪一闪?那是因为心不稳定 ,因此这时候的开天目还不算真正的开天目,只能是天眼前相。和细昏沉中的阴境所不同的是,这时候他能看到阳光、蓝天等等,完全就像平时一样。如果你想试验一下,你可以在看到蓝天后,马上跑到室外朝天空看去,你会发现天空和你在室内用天眼看到的情况完全一样。你还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后发生的事情,而且到了那个时间,你会发现你看到的情况和当时用天眼看到的情况完全一样,不差丝毫。这也是细昏沉中的阴境所办不到的。总之,细昏沉中的阴境和开天目差别很大,这里仅举几个例子,作为鉴别时的区别,修行人可以据此鉴别一下自己是不是堕入了细昏沉,如果是,那就马上改正,要不然必然会堕入恶道。这里简单地把开天目的情况介绍一下,目的是为了让堕入细昏沉的同修作为鉴别用,千万不要执着,因为无论你的天眼通多么厉害,只要你不开悟,你就绝对不可能看到诸佛境界,绝对不可能解决生死,所以,一定要牢牢记住只有悟道才能解决生死,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10、悟道

悟道一词,耽误了多少人的生死,他们总认为心外有一个道,有一个叫做开悟的东西可悟,因而终日想尽办法、穷尽思维要悟出那个东西。要知道,佛教研究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真正的自我。因此,所谓的悟道,换句话说就是找到真正的我。思想就是思想者本身,当下的思想就是我们,因此,悟道就是研究我们当下的思想,研究我们当下的思想有哪些状态。怎样研究?这个研究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下,那就是要有定,要在定的前提下自观自在,如果没有定,这个实验就无法进行。

悟道是研究思想本体的问题,而不是研究思想的对象,思想对象的研究,那是心理学家的任务。我们今天的学佛人往往把自己当作了心理学家,比如他们看到金子,往往会想这是石头,是身外之物,不值得追求;看到别人穿得好,就想衣服虽好,但总有坏的一天,更何况好与坏只不过是人的一种感觉而已,而感觉是不断变化的;看到别人吃得好,就想营养过好容易生各种病······,凡此等等,统统都是在研究心的对象,心的所缘,而不是心的本体。这种学佛方法,永远不可能悟道,最多只能减轻烦恼,为将来往生天道准备资粮。因此,一个真正的学佛者,一定要在自心上下功夫,要在当下的思想上下功夫,要在当下的思想的本体上下功夫,而不是满足于研究思维的对象。只要牢记所谓的悟道和开悟就是研究当下这个思维的本体的状态,那就一定不会走错路,一定会很快悟道(悟自心)而不会变成悟所缘。